天堂之水润秦川

时间:2011-12-31 10:57来源:鑫报 作者:鑫报 点击: 载入中...
     水,对于秦王川来说,是历史性的改变。引大入秦工程建成之前,秦王川地区是甘肃省重点干旱贫困地区之一。引大入秦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了近30万人的温饱问题。

  但随灌溉产生的一个新问题,也随之而来。秦王川盆地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随着灌溉规模的扩大,灌溉水不断补给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并由北向南汇集。由于盆地南部地形隆起及粘土层的阻隔,又没有排水通道,致使南部低洼地和耕地盐渍化扩大。

  曾令专家们更为担忧的是,盐沼区位于秦王川盆地南部,由于紧邻兰州中川机场,周围有机场高速公路和景泰—中川二级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盐沼区的继续扩大势必会影响交通设施的安全运行。另外,中川机场周边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密集区域,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看,本区域是兰州市未来的“空港产业园”,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和以高效示范农业为核心的园区建设逐步展开,因此,盐沼区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必然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而成为最棘手的难题。

  然而,在郭庭天的介绍中,我们得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乐观消息。近十几年,秦王川南部低洼土地盐渍化并没有原来预料的严重,相反,在多年的努力探索和经验总结中,盐渍化没有呈现增加趋势,且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并已基本找到了治理的解决办法。

  郭庭天介绍,这主要归结五大原因:一是灌区地质结构的排水效果,被后来证实比原预估的要好;二是,灌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提出后,得到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缓解措施,比如节水灌溉,灌溉下去的水比原来预计的少很多;三是,近些年,农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像种植业,由原来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逐步转向以精细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当地采取措施,将农业灌溉后下渗到地下的水,进行再度提取,二次用于蔬菜灌溉,实现节水、减轻盐渍化;四是,在兰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当地利用秦王川废弃的农业用地和局部盐渍地,修建人工湖泊、湿地,改变秦王川景观格局,不仅充分利用了水资源,还减轻了土地盐渍化,并改变了该地区小气候,促进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的形成;五是,近10年,农田灌溉面积没有新的扩大,近年来逐步转向以发展小城镇建设为主,灌溉水量整体减少。

  洼地盐渍化已基本找到解决办法

  8月19日,兰州,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

  广武商厦兰州市水利局大楼内,年轻的博士、高工、兰州市水利局副局长郭庭天,翻阅着5年前鑫报“引大入秦工程”建成11周年的系列报道,感慨万千,时间过得真快!

  “试玉应烧三日满,辨才须得七年期。”16年之后,人们对引大入秦工程的认识和利用正经受着深刻的变化。援引鑫报5年前的报道所言:“它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农业提灌工程,……它应对我们整个城市、对我们整个省份在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引发深刻的变化而载入史册”。

  在郭庭天看来,今天,引大入秦的伟大工程,与兰州新区建设主战场的秦王川一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起更为宏大的历史使命:引大之水,继被用于农业之后,将历史性地运用到工业、城镇和生态建设上。

  这是鑫报5年前的呼吁和设想,现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伴随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的再出发、“国办47条”的出台、秦王川新区开发等一系列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引大入秦工程历史性地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郭庭天认为,在秦王川新区建设中,引大之水将成为新区的水脉,服务于新区建设没有问题。同时,这也将预示着,引大之水继被用于农业之后,将运用到工业、城镇和生态建设上,宏观的设想,即可实现引大之水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和生态建设”上“四位一体”的多元利用开发。

  郭庭天指出,在新区建设上,水利作为最基础的基础设施工程,将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就必然要求转变具体的用水思路。供水范围上,由灌溉工程,向城乡水务基础工程转变;供水方式上,由属于农业上的季节性供水向常年供水转变;服务对象上,由单纯地为种植业服务,引向辐射到为工业、城镇、生态系统建设服务,并稳定发展。

  为实现引大水资源综合发挥出在农业、工业、城镇、生态用水上“四位一体”的功能,未来秦王川水资源开发,还将应以水塘、小水库建设为主,保障水资源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做,可以建设生态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影响小气候,利于蔬菜灌溉,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像已建成的尖山庙水库,为中川机场、中川镇提供用水;山字墩水库,为皋兰县城、西岔镇提供用水服务。正准备开工建设的石门沟水库,预计库容1000万立方米,建成运行后,每年可调节到3000万—4000万立方米水量,这样,相当于能满足该地区近五年的用水需要。

  总之,在新形势下,传统的以水利工程运行和水量调度为主要工作的灌溉管理体制面临着挑战,水利管理单位面临着由“供水管理者”向“需水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水利工程管理者不仅要继续扮演好传统“引水管理者”的角色,做好工程的安全运行和适时适量的配水到田等基础工作,也要关心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用水的经济效益,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及时转变工程服务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拓展服务领域,确保水利的“命脉”地位。

  新时期,可实现“四位一体”多元开发

  引大水具有向高远地区供水优势

  引大入秦工程规划设计完成于上世纪70年代,工程的规划设计思想定位于解决灌区30万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目前,引大入秦工程已基本达到了原规划设计的三大目标和要求。即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的三大功能已基本发挥。

  郭庭天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甘肃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灌区人民生活已由温饱型向小康迈进,再加上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大流通和国内大流通,使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受到了很大冲击。以发展灌溉面积生产粮食为主的规划设计思想,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灌区的开发。

  如何调整规划,如何转变用水思路,使巨额投资建成的项目发挥应有效益,而不致造成大的损失,成为摆在引大入秦工程面前的重要课题。

  引大入秦供水工程的定位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执行国家的现行政策,要优先考虑向城镇及灌区人民生活供水,向灌区及灌区周边生态工程供水,满足灌区内工业及乡镇企业供水,对农业采取节水灌溉措施,从配水思想上来一个大的转变,由单一的农业供水项目转变为多功能的供水工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郭庭天认为,引大入秦工程转型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提出兼顾城乡生活、工业、生态建设及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供水工程总体布局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方案。要着力解决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要积极转变用水思路,实现由季节性供水向常年供水的转变;由灌溉供水工程向综合供水工程的转变,由服务农灌供水向优先保证城乡生活供水的转变;由节水扩灌向节水增效的转变。

  长远看,引大工程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灌溉工程的现状,扩大向城市供水的份额,要走出单一灌区的约束,逐步向高扬程电力提灌区渗透扩展,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奠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用好用活水资源要实现三个转变

  郭庭天博士指出,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引大水的用途,转变和调整服务方式和范围,成为引大工程新的努力方向。

  引大入秦的水资源,有三大特点:水质优良、水量丰沛、水能充足。其中水能充足方面,主要是指,引大入秦水的水面高程比较高,达到2160米左右,而兰州市区黄河的水面高程在1500米以下,存在600多米的高差,这里就蕴藏有很大的水能;从优水优用的角度,引大水非常适合运用到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方面,这样不但能节省运用电力由低向上提水的成本,而且水非常优质。

  由于城区自来水供应到山地和高坪地区的提输成本太高,山地和高坪地区供水一直是个难题,而在这一块供水的空间和市场内,引大水与城区自来水的供输,在成本比较上,有着成本低、水优质的天然优势,做水能优势文章,向山地和高坪地区供水,必将成为未来引大之水的一个市场优势。

  目前,灌区周边可发展的供水对象有兰州市、白银市、皋兰县城的城市供水和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工程等,上述地区供水现状是由黄河提水供给,扬程大,成本高,水质差,而引大输水工程已具备向两市自流供水条件。因此兴建调蓄工程,满足城镇生活等用水需求,既有利于降低城镇供水成本,改善水质,也有利于提高引大工程供水效益。

  其中城市和城镇按照重要供水对象考虑,通过修建调蓄水库,保证常年供水。同时,通过对各片的未建工程和土地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本着以水定规模的原则,合理确定灌溉规模,形成多元化的供水结构,实现水、土、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求得灌区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郭庭天提出,由于秦王川地广人稀,村镇分散,供水管网建设难度较大,工程量也较大,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应引起重视,并及早着手准备。同时,借着新区建设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东风,引大工程也可考虑开发白银的用水市场,比如,有关方面目前正在研究规划修建皋兰石峡子水库,向白银市区供水,不仅能够促进引大水资源的广泛利用,从水利的角度,还能进一步加快兰白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