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到2012年,随着京哈、京广、京沪、陇海、哈大、东南沿海等高铁线全线贯通,不仅高铁线“四纵四横”将全面建成通车,更重要的是甘肃也将被纳入全球最快最大的高铁系统网络中。还可以预见的是,高铁乃至大交通对甘肃地区更大的影响将是对沿线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
■大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不仅会直接拉动各产业的发展,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相对缓解我省就业压力,同时能够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从这个层面来讲,交通是先行官,也是甘肃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多大的交通能力,甘肃就有多大的经济圈,这是被事实证明了的真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甘肃人,真诚地希望甘肃在这史无前例的机会面前不要“掉链子”!
■“坐中四联”几乎只停留在甘肃对外介绍时的一个区位概念而已。但是国办《意见》如同醍醐灌顶,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所言:甘肃就像一个焊接点,我们要率先扛起发展西北经济的大旗,完成国家以甘肃为主布局西北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国办47条《意见》中,对甘肃交通的定位是:地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落后,瓶颈制约严重。寥寥数语将甘肃区域振兴的号角再次吹响。毋庸置疑,在区域振兴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正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的高度关注,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开工,使这些区域从“经济大后方”一跃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明显呈“西高东低”走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办47条中对甘肃的交通建设给出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的“意见”实属史无前例。
交通迫使沿线
产业和城市重新布局
交通是城市化发展以及现代人生活的命脉和纽带,道路的方向就是城市的方向,道路通到哪里,城市就延伸到哪里。此次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兰州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尽快打通断头路,促进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形成,建设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大通道。同时,增强兰州机场枢纽功能,加快兰州机场改扩建,合理规划建设兰州国际航空港,积极开辟兰州至日韩、港澳等国际和地区航线。
正是基于甘肃所处的地理交通要道和中国几何版图中心所在地的区位优势,甘肃就像被交通牵着“牛鼻子”一样进入到了国际视野。就拿珠三角众多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实例来说,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有人所言:“交通交通,一‘通’百通”。大交通不仅是适应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发展大交通,无疑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也必将产生强大的“后发效应”。
当下,中国庞大的“四纵四横”高铁网就像呼啸而来的一场革命。政府投资13000亿元人民币(约1900亿美元)建设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实现客运、货运铁路分离,形成贯通中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交通大网。这是破解中国铁路运能瓶颈的“利器”。从此,人们几乎可以畅通无阻,继长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时生活圈之后,整个中国的“一日生活圈”渐渐呈现,将发挥异地同城效应。中国铁路用三年时间跨越了诸多国家三十年时间走过的历程,稳扎稳打地让“中国速度”步步逼近并超越了“世界速度”。由此我们可以发挥一些想象,中国高铁已经成了破解中国铁路运能瓶颈的“利器”,在交通格局、经济版图、社会生活、观念变化上产生深远影响,那么甘肃的大交通交融贯通,也会对甘肃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到2012年,随着京哈、京广、京沪、陇海、哈大、东南沿海等高铁线全线贯通,不仅高铁线“四纵四横”将全面建成通车,更重要的是甘肃也将被纳入全球最快最大的高铁系统网络中。还可以预见的是,高铁乃至大交通对甘肃地区更大的影响将是对沿线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
甘肃和新欧亚大陆桥
血脉相连
“新欧亚大陆桥”是相对旧欧亚大陆桥而言。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日照和连云港等港口,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这条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大陆桥。这条大动脉已于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甘肃省也在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的开放力度,据有关部门统计,甘肃对外贸易连续六年以45%的速度递增。最近三年,经连云港进出口货物占到甘肃对外贸易的五分之一。经过多年努力,连云港市已成为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城市最便捷的海运出口。截至去年,连云港已成为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第一港,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船港五星级港。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就在今年5月14日,江苏连云港市与甘肃兰州市签署了大陆桥物流联盟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新欧亚大陆桥与连云港出海口,加快建设无水内陆港口,积极开展海、陆、空、铁联运业务合作,打造以连云港为东出海口的陇海兰新线黄金运输走廊。
新欧亚大陆桥对甘肃的发展来讲无疑是一条“金腰带”。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大交通网上做大、做足拉动经济发展的文章,真的需要下功夫思考琢磨。因为通过很多城市发展的例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不仅会直接拉动各产业的发展,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相对缓解我省就业压力,同时能够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阵营”各自发力
自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形成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四大板块”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八大经济圈”战略构想。
据统计,仅2009年中国密集出台11个区域发展规划,获批数量超过前4年总和。这些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打造新增长极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之外,遍布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从已公布的规划看,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已经逐渐成型,这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横贯全国的庞大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区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日前,全国省级金融办联席会议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指出,通过构建新的经济布局,实现区域经济的“点”、“面”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能量将逐步增强。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大变局的关口。何世红认为,随着区域经济版图的成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产业升级浪潮已经来临。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刺激消费、产业升级、经济调整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所要面临的新课题。
今年4月27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西部大开发与新的增长极开放论坛”上提出,陕西、四川和重庆组成的“西三角”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对欧贸易的桥头堡。黄奇帆在此间表示,目前中国对欧洲加工贸易的相当份额在沿海地区通过海运运至欧洲,耗时约为36天,如果通过铁路经欧亚大陆桥运抵荷兰鹿特丹只需约12天,一旦具备相应条件,中国东部的部分外贸物流将经西部运往欧洲,外贸格局的变化将使“西三角”成为中欧贸易的桥头堡。紧接其后的5月14日,虽然甘肃兰州市与江苏连云港市签署了大陆桥物流联盟合作协议,但是我们似乎已经嗅到“西部大开发阵营成员”都在努力争取自己城市发展的有利位置。
如果说中国西部的发展是一盘棋的话,甘肃不仅要有凭一士活一盘棋的胆识,还要有敢于做当头炮主动出击的谋略。因为国办47条《意见》是把甘肃放在国家利益的层面去考虑的,而不是就某个项目如何操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所以甘肃全民精准全面领会《意见》精髓,才能在《意见》给出的方向和范围中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交通是先行官,也是甘肃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多大的交通能力,甘肃就有多大的经济圈,这是被事实证明了的真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甘肃人,真诚地希望甘肃在这史无前例的机会面前不要“掉链子”!
甘肃是西北交通的焊接点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我想不管是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西安,还是有望成为中欧贸易桥头堡的重庆,兰州就像一个焊接点,要脚踩西安和重庆“两只船”。为什么这样讲?在国家获批的兰渝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作为配套工程,兰州铁路枢纽也被纳入到了兰渝铁路整体项目之列。如果说之前兰州铁路为区域性铁路枢纽,衔接陇海、包兰、兰新、兰青4条铁路干线,是我国西部铁路网中的主要枢纽、陆桥通道的主要支点,也是陆桥通道中主要的客货集散中心,承担着西北与内地、西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内部的物资交流,主要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那么即将建设的北编组站以及兰州集装箱中心站,将使兰州铁路枢纽提升为全国路网性铁路枢纽,并对提高目前铁路运输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和对外开放、疏通西北地区路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运营和兰渝铁路的开工建设以及西(安)兰(州)铁路客运专线压力不断加大,兰州铁路枢纽位置日益凸显。而这种枢纽的地位除了“先天赋予”之外,还要靠后天的努力。就像有句歌词所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虽然历史和自然赋予我们优越的战略要塞位置,我们也绝对不能坐享其成,还是要主动出击,因为在《意见》出台之前,“坐中四联”几乎只停留在甘肃对外介绍时的一个区位概念而已。但是国办《意见》如同醍醐灌顶,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所言:甘肃就像一个焊接点,我们要率先扛起发展西北经济的大旗,完成国家以甘肃为主布局西北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看清形势,找准位置,才不会成为这一轮发展中的短板,也才能不辱使命!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