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野蘑菇上市尝鲜者众多 专家:有毒与否难鉴别

时间:2015-05-28 10:27来源:大西北网-亚心网 作者:吴佩涵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5月28日讯 这两天,北门的地下通道一角,过往的人群总是会停下脚步围着一对男女,买上一些号称从南山采的新鲜野生蘑菇。“售者说这是野生肝菌蘑菇,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这种蘑菇能吃吗,会不会有毒?”市民张先生想买又担心安全。

5月26日,记者来到地下通道卖蘑菇摊前,一个黑色大塑料袋里装着满满的黑色大蘑菇,另一个筐里装着一袋袋杏鲍菇、金针菇、圆菇、香菇、阿魏菇。老板称每天早晨他们从南山下来,当天采当天卖,特别新鲜。黑色塑料袋里装的野生牛肝菌,40元一公斤,圆菇、香菇等基本为10元或15元一袋。

5月26日,乌鲁木齐市北门地下通道,一名男子正在卖野蘑菇,很多市民购买。(偷拍)亚心网记者 史纪伸 实习生 谢鹏 摄

“野蘑菇特别香,用来炒菜、做汤饭味道别提多美了。”市民刘丽说,5月底以后,除了街边经常能发现,在市场上不时也能碰到兜售野生蘑菇的,除了购买,她去南山等近郊游玩还会采一些回来吃。

“我也很喜欢吃,但是不太会辨别,所以购买的比较多。”家住长青四队的孙曼说,“经常看到野蘑菇中毒的新闻,虽然网上有各种识别野蘑菇的方法,但还是不放心。所以如果在街上碰到有人卖,我就多买一些,吃不完可以晾晒储存起来。”

记者将在地下通道买的黑色大蘑菇送往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教授林辰壹表示,这不是牛肝菌,而是另一种珍贵的、新疆特有的优质野生食用菌焉耆黑。“南山是绝对采不到焉耆黑的,它一般长在博斯腾湖周边的红柳下面,但采蘑菇意味着挖掘破坏土层,应该严禁这种行为。特别提醒大家,野生蘑菇营养价值不一定比人工栽培的高。”林辰壹,建议大家还是食用人工栽培的蘑菇。

□继续阅读

毒蘑菇不易鉴别别相信网传方法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教授林辰壹说,每年野生蘑菇生产期也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不要相信“虫眼”、“颜色鲜艳”等网上的识别方法,毒蘑菇没有明显标志,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即便专业人士也不易鉴别,又因其自身变异等原因,无毒或毒性较低的野生鲜蘑菇也可转变为剧毒蘑菇。

“蘑菇中毒会出现恶心、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有的则精神亢奋、错乱、出现幻觉,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救治。”林辰壹表示,过敏体质、小孩、饮酒后千万不要食用野生蘑菇。

林辰壹表示,野生蘑菇大部分不能人工栽培,市场供应全靠野外采集,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摘,导致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产量逐渐减少,其中很多珍贵的野蘑菇生长在博斯腾湖周边的红柳丛下,因为过度采挖,植被、土层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5-05/28/content_4881225.htm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美丽中国·我的家】新疆伊犁:薰衣草开遍沃野 竞相争艳香四
  • 【五月中国·希望的田野】新疆:昔日荒漠阿拉尔今日优质棉基
  • 新疆:青年“归雁”逐梦希望的田野
  • 中国“雪都”举办古老与现代越野滑雪赛
  • 野骆驼产仔期新疆罗布泊严禁旅游探险
  • 新疆古老野雪焕发新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