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为什么不爱看报纸了

时间:2016-02-26 09:0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导读:公众没有一味抛弃报纸,“报纸消亡论”并非必然。公众是否接受报纸、阅读报纸,最大的障碍不是数字化阅读,而是报纸能否让公众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致。  

2015年4月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国民报纸阅读率为55.1%,较2013年的52.7%上升了2.4个百分点;同期人均每天读报时间为18.80分钟,也比2013年的15.50分钟增加了3.30分钟,两项指标都明显带有“触底反弹”的态势,可见公众也没有一味抛弃报纸,报纸能否进入他们的“法眼”,核心在于是否有担当,自觉承担其应尽的信息服务职责。  

解读数据:纸质阅读与数字化阅读“共荣”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持续走高,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也显示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  
但是,调查数据也昭示了另一个事实:数字化阅读率固然骤然抬升了8.0个百分点,但同期图书、报纸和期刊阅读率均在上升: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5.1%,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0.3%,上升了2.0个百分点。纸质阅读与数字化阅读的比例同步上升,实现“共荣”,促使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达到78.6%,上升了1.9个百分点。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能告诉人们许多事实。国民数字化阅读比率呈现出逐步拉升的态势,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报纸阅读:  
报纸阅读率在2007年调查时达到73.8%,人均日阅读时间在2010年时则有23.69分钟,两项数据在2013年均跌入“低谷”:报纸阅读率仅为52.7%,人均每天读报时间降至15.50分钟。不过,2014年两项数据却表现出明显反弹的趋势。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下滑态势,从1999年的60.4%直线下降到2005年的48.7%,这也是此项指标首次低于50%,但此后近10年里则连续上升,2007年为48.7%,次年为49.3%,2009年回升到50%以上,当年数值为50.1%,2014年则达到58.0%,接近1999年的高点。  
通过对比大量数据,人们不难看出一个基本规律:数字化阅读率猛升,并不意味着纸质阅读率必然下降,两者之间不会形成“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关系。  
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的变动曲线都说明,数字化阅读确实会给纸质阅读产生巨大冲击,但不是致命性的打击,因而在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风气的当下,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能够先后出现“触底反弹”的态势。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问题的实质:公众是否接受报纸、阅读报纸,最要紧的不是数字化阅读,而在于报纸能否真正受到他们的欢迎,让公众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致。  

优势互补:深浅阅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从社会发展来看,数字化阅读是一种趋势,必然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但是,纸质阅读与基于屏幕终端的数字化阅读有着显著的区别,数字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  
实际上,由于数字化阅读产生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比我国更发达的美国已经出现了网民“弃网”的新趋势:美国皮尤中心“互联网与美国人的生活”调查,截至2002年——这时大多数美国人有了上网机会,有17%的人曾经用过互联网最后不用了。  
我国虽然还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现象,但总体上呈现出网民增速减缓的趋势,而且多年来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持续增加的趋势也发生了逆转:  
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12到2013年,人均周上网时长增速表现出“井喷”势头,从20.5小时陡然猛升到25小时;2014年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又增加了1.1个小时。但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5.6小时,相比2014年底减少了0.5个小时。  
由于缺乏后续的数据支撑,不能轻易断言这是一种新趋势、新常态,但至少表明公众已经在理性看待上网问题。  
相反,纸质阅读恰好可以弥补浅阅读的诸多不足,有利于人们强化阅读的深度,学习知识、启迪智慧、提升修养、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另外,阅读报纸等纸质资料会刺激人的自我意识形成,阅读报纸是智力的游戏,抽象的文字从来都不会禁锢读者的思维,读者在接受文字符号的同时还可以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是其主体意识存在的表现。  
在这方面,美国人的经历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放弃网络的人并非跟阅读绝缘,而是回归了报纸,因为他们发现报纸可以提供比网络更有价值的阅读。  

实践进路:报纸如何做强深度和思想  

业界人士常说:不要问网络能做什么,而要问它不能做什么,做不好什么,这才是其他媒体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对于报纸而言,认真分析数字化阅读和图书阅读的固有缺陷,使自己的信息内容比网络更深刻,比图书更能体现速度和时效,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开拓出一片天地。  
其实,报纸的特色就是在深度与速度之间寻求较好的平衡,一方面做好新闻事件的信息深度发掘,另一方面做文化价值、思想引领,要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改变。  
基于如此定位,未来报纸的内容生产应当强调两大着力点:一是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信息发掘,二是以副刊为代表的本土文化耕耘,重新强化副刊的“留客”功能。  
报纸自觉实践“无深度、不报道”是媒体竞争的残酷现实所迫,在人人皆可参与信息生产,社会信息严重碎片化的时代,稀缺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对新闻事件的阐释和理解,报纸要努力做好去碎片化,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信息呈现,而是主动回避互联网的强项:从网络上看热闹,在报纸上看真相;从网络上看表象,在报纸上看深度;在网络上看现象,在报纸上看背景。  
为此,成都商报表示将保留最具有创造性的部门,并将专注于五大内容:深度报道、调查新闻、专栏文章、数据新闻和行业新闻。  
近年来,基于纸媒可以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更具有文化品牌等考量,许多研究者提议报纸主打思想牌、文化牌、精神牌,并强调将承载城市生活“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为人们提供内心渴望的那种复古、真实、深度的阅读体验,报纸副刊版面和其他专栏文章无疑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我国报业素有“新闻招客、副刊留客”的说法,其实这一观点在今天并未过时,与互联网上“快餐式阅读”的文章相比,报纸上的副刊文字更应讲究文采,清新隽永,适合公众“慢阅读”,能产生产生阅读的快感。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