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车门”呼唤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时间:2012-06-19 15:58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6月17日零时40分左右,广州女子林某因为小区内车位已满,不能入内而长鸣汽车喇叭,保安在旁劝阻无效后报警。五六分钟后,四五十名被吵醒的住户来到小区门口,并与林某发生冲突,导致林某的车窗被砸。据了解,林某打算向被吵醒者索要维修费。(6月18日《广州日报》)

  世界规划大师弗里德曼说过,“社区是跳动着的城市心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社区成员来源复杂、异质性强,发生摩擦、引起纠纷在所难免。社区纠纷往往牵涉的利益很少,甚至不能称之为法律意义上的纠纷,意气之争大于利益之争。只不过,由于利益协调机制的“缺位”,当事人容易小题大做,“得理不让人”,导致社区纠纷的升级与恶化。作为一种失范行为,深夜长鸣喇叭无疑会影响社区居民休息;被吵醒的住户情绪失控,采取了砸车窗这一极端方式来“维权”。

  在美国纽约,解决邻里纠纷的主要渠道就是“皮毛法”。不论是邻里噪音整治法,还是家庭宠物限养法,抑或是社区泊车管制法,法治伸展,一方面加强了社会规范的行为约束力,另一方面也让解决社区纠纷“有章可循”。发生在广州的这起社区纠纷,既和社区泊车“沾边”,又和噪音扰民“搭界”,如果前期处理得当,砸车的纠纷完全可以收场。

  解决社区纠纷的关键,在于修复当事人之间因纠纷而受到损伤的关系。正视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用制度化、规则化的手段来处理消费纠纷,让利益博弈和法治完善结伴而行、共同成长,本来就是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应有图景。

  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老百姓对事关切身利益的社会管理更加敏感。社区纠纷的解决,显然不能单独依靠当事人之间的“私了”;第三方的及时介入,才能舒缓紧张情绪,化解矛盾、缓和冲突。深圳市罗湖区设置社区民事纠纷专职调解员,山东青岛推行“相邻公约责任书”,在化解社区纠纷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建设投入,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社区纠纷;我们的生活家园,才会更加美好。杨朝清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四个自信”系列之二《理论之光》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