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办护照,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增量

时间:2012-08-24 07:24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公安部决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6个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实施允许非本市户籍就业人员和高等院校的在读大学生异地提交出入境证件申请的便利措施(8月22日公安部网)。

  公安部这个便民措施值得称道。依据现行规定,办理护照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花费的成本太高,异地办理户籍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麻烦,这的确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

  我由此联想到不久前的一则新闻:民政部称,全国31个省份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目标,今后公民有望在异地办理婚姻登记,而这与异地办理护照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政府部门、公民信息的联网,社会管理实现全国一体化,户籍对人身体、信息的限制正在悄悄松动。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政府信息、公民个人信息的联网,正在局部进行着,人们渴望身体与公民信息实现自由流通,而流通渠道正在以部委为单位打通。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央部委也在以各自的努力寻求全国一体化管理的途径,既为公民行方便,也为自己的管理寻求优化途径。打通渠道的突破口,首先是信息联网,其次是高效整合各级职能。

  全面的政府信息全国联网一直在进行,据说技术难题不少,如今仅体现为各部委逐次实现内部联网,这是一个尺寸累进的过程。至于公民个人信息全国联网,实际上依附于前者,必须以政府信息联网为前提,本质上,两者同属于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建设过程。我们当然知道,社会管理一体化要突破很多障碍,例如行政壁垒、户籍藩篱,然而,这个最需要国家统一部署改革来扫清的障碍,现在最多表现为中央部委以自己的努力局部打通障碍,而且,各部门之间似乎少见合作。

  事实上,社保转续的问题也正在于此。社保转续如此之难,除了社保资金统筹层级的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行政壁垒深重,以至于社保信息都没有实现全国联网,很多技术问题待解。然而,技术问题有多么难,这似乎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取决于技术背后所背负的利益。公安部、民政部能率先为户籍松一下绑,很大程度上也得归因于相关的工作较少利益束缚。

  不管怎么说,行政壁垒、户籍藩篱在局部出现松动,政府各部委正在寻求全国一体化管理途径。虽然是单兵突进,缺乏合作,但这已经是一种进步,这一点不可否认。除了制度化的改革举措,我们也需要这些量化累积的进步过程。至少,行政壁垒、户籍藩篱的磐石会因此不再那么稳固,有待清扫的障碍不再那么多,这对将来的整体改革是一个福音。肖畅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从三个角度分析办好思政课的信心源自何处
  • 匡贤明:多用改革办法释放消费潜力
  •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 【地评线】在办好群众身边小事中彰显初心使命
  • 新时代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 华东师大教授:特殊教育办不好 教育不可能现代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