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时间:2012-09-29 12:48来源:东方网 作者:谭浩俊 点击: 载入中...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7日表示,针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存在重复征税、现金分红税负水平较高情况,比照国际市场做法,积极研究推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税收制度调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修订相关税收政策,降低证券投资税负。(9月28日《中国证券报》)
 
 
  股市持续低迷,自然与宏观经济环境不佳、经济形势严峻有关。但是,也不尽然。股市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政策对股市的调控作用不强、针对性不够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其中,税收政策过于死板、手段过于单一,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自从股市2008年进入低迷期以来,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但在税收手段方面,一直鲜有政策出台。尽管股民强烈呼吁,监管部门也在积极争取,但由于税收政策的制定权在有关方面,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减税政策一直出台不了。而事实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税收手段对经济和市场的促进作用往往比货币手段还要管用、还有威力。只要出台减税政策,市场就会立即受到刺激,出现激烈反应。居民对税收手段的反应,更是十分敏感。所以,在经济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以及政府有某些方面需要时,也会经常使用减税手段,以提振经济的内在动力和居民的士气。
 
 
  那么,为什么我国在调节经济过程中,不能更多地采取税收政策手段呢?尤其是眼前,无论是企业、市场还是居民,已经迫切需要减税了,却始终没有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减税手段呢?为什么在减税问题上,始终只是雷声大、寸点小呢?难道真的不知如何运用税收杠杆吗?
 
 
  事实也是如此,税收是一门技术活。它的技术含量,决不亚于货币,不亚于货币政策手段。而从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来看,对税收这一手段,更多的只会收,而不会减。或者说只会乱减乱收,而不会如何去更好地发挥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改善、市场稳定的作用。从职能部门的情况来看,一年到头,不该收的,收了不少,该收的,则漏了不少。如个人所得税普通工薪阶层上交的比重高达75%以上就是最好的例证。其他的如开发企业的欠税现象十分严重、偷漏税与税负偏重同时出现等。而从地方政府来看,虽然税收增长速度很快,企业负担沉重,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种变相减免税收和财政补贴政策又大量存在。这不能不说,税收手段已经被严重扭曲了。
 
 
  眼下,企业运行十分困难,市场也普遍低迷,货币政策手段则已经被过度使用,迫切需要利用财政政策手段和税收杠杆予以积极配合、协调运用。那么,减税政策何时才能正式出台并对经济起到积极的提振作用呢?需要决策层和管理层认真思考,不要再犹豫,不要再只说不做,而是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只有这样,税收的杠杆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是新时代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
  • 上市公司任性更名需节制
  • 7个人的上市公司怎么活下来的
  • 查处董监高违规减持应当常态化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答记者问
  • 牛市有风险,牛市有寂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