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热线办设21个编制为何刺眼?

时间:2012-12-23 07:46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一个戴了多年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隆回县,一个县长热线办公室竟然一下子新招事业编制16人,仅接线员就有11个人。对此,官方回应说,接线员都是三班倒,24小时值班,相当辛苦,没有11个人运转不过来。

  不知道隆回县的百姓是否比别的地方更爱打县长热线,所以非得设11个接线员不足以应付繁忙的来电业务,一般而言,小小一个县,顶多也就三两个人轮流值班就足矣,哪有那么多来电业务?公众之所以对一个贫困县的县长热线要设21个事业编制反感,绝不仅仅是人数问题。

  因为此事太出格,公众很容易往别处想。有人就怀疑是否为“萝卜招聘”,专为领导子女“量身定做”。官方回应说,“热线办是群众的‘出气筒’,是其他部门的‘紧箍咒’,可能还会得罪人。因此,不存在像网友所说那样,是为领导子女安排工作”。这个说法真实度如何不得而知,站在百姓的角度,县长热线接线员是事业编制,对不少人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网友计算了成本,按照20人的编制,每人按月薪2000元算,每年仅工资就在48万元以上,还不包括相关福利。隆回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仅一个县长热线机构人员工资就要近五十万。设立县长热线,重视群众意见,是好事,但办好事也不能没有成本意识,杀鸡用牛刀,浪费纳税人的钱,也可能把好事办成坏事。

  进一步,地方政府设机构、定编制,随意性太大。很多地方增加一个单位的编制,往往就是用人单位打个报告,领导批个字,就算通过了,缺乏严格的法定程序。正因为编制扩大的随意性,导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容易落入“帕金森定律”泥潭——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种情况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庞大的行政管理开支必然落到每个纳税人身上,极大加重了纳税人负担。更悲催的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

  人浮于事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县长热线也不例外。11位接线员,其效率也许不如3个人高。窃以为,只要当地领导善待民意,就不怕听不到民意,哪怕不设县长热线,也没有什么问题。 (练洪洋)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