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级干部,到底是个什么干部?

时间:2013-04-01 10:28来源:千龙网 作者:惠铭生 点击: 载入中...

  27日,微博认证为“天津媒体人”的名为“过期作废”在微博上爆料:信阳潢川县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显示,在县长、常务副县长之后,竟有4名“县长级干部”,而紧随其后的,才是各位副县长。“过期作废”很纳闷:县长级干部,到底是个什么干部?百姓平时到底该怎么称呼他们呢?(3月28日《东方今报》)

  县长级干部,到底是个什么干部?目前还真闻所未闻,而且在我国行政级别序列中,也根本找不到“县长级干部”这一级别。

  但是,潢川县组织部部门的回应,却言之凿凿,理直气壮——信阳市出台换届方案时,有一条“年龄超过50岁,副县长不再提名”的要求,“这些干部又不到(退休)年龄,根据个人申请,可以享受正县级待遇。”之后,他们还强调:这些“正县级干部”不占县政府领导职数,属于非领导干部,也就是解决一些老同志的待遇。

  喏!原来是一种行政级别管理“创新”啊!但是,公务员的岗位、编制和行政级别都是“法定”的,一级县政府岂能有权“创新”、乱设?若说是“非领导”?为何还各有分工,负责和分管的部门竟多达20多个单位和部门?尤其是,谁该享受正县级待遇,起码按照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岂能“根据个人申请”?这是典型的“因人设岗”,违反我国《公务员法》。该县组织部门的这些“回应”,真可谓是破绽百出,满嘴的荒唐言!

  潢川当地网友“历史尘封”说:“潢川县的人都知道,这4名县长级干部有专门的办公室,有专车,有负责和分管的部门,排名还在副县长的前面,这样的非领导干部待遇可真好。”

  几位横空而出的“山寨版县长”有位、有职、有权,当然很幸福!而那些“搞平衡”、“玩创意”,乱设行政职位的上级领导们也会沾沾自喜,但百姓能笑的起来吗?当然不!因为多一个职位,就多一份财政支出,多一份纳税钱的耗费。古往今来,哪个百姓愿意多养一些闲官?

  领导干部职位的设置,是“法定”的,焉能自娱自乐,搞“排排队、分果果”的幼儿游戏,白白耗费国家公帑?!

  近日,有媒体总结机构改革或调整“怪象”——机构改革中的人员编制,向来是“增易减难”,一些地方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后,多出了一批巡视员、调研员、×长助理,他们虽然“退居二线”,“巡视员满天飞”,“调研员不调研”,但工资、待遇一分不少。可见,像“县长级干部”之类的怪异现象并非潢川县“特有”,仅是当下官场冰山一角而已。

  还如,去年针对“山西撤销1237个事业单位”改革,当地编办官员便曾这样郑重强调,“没让一个人下岗,没让一个人的利益受损”。机构改革无一人下岗,这样的改革改与不改,有啥区别?每一个官员的利益都不受损,那相对利益受损得注定就是老百姓。

  “庙拆了,和尚却依然减不了”;职位没有了,就去滥设行政职位,这些怪象起码证明:一些地方的行政机构改革和调整,只是在封闭的官场内部小圈子里运行,百姓缺少监督权,也难有话语权。像这样的改革,注定不彻底,也无法触动相关既得利益者的非正当利益。

  最近,李克强总理“约法三章”,明确要求“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但是,“巡视员满天飞”、“调研员不调研”、“县长级干部”乱设等官场乱象,若不及时纠正和情理,“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的承诺恐怕会落空。

  当然,让“县长级干部”退出历史舞台,关键在于逐步形成“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制度和官场文化生态。比如,在潢川县,一个副县长年龄超过50岁,不能再提名了,但又不到退休年龄,可以安排到真正的“非领导岗位”——普通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奉献社会。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时代年轻干部应扮好“三种角色”
  • 基层年轻干部当力破“四气”
  • 党员干部注意!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这些错不能犯
  • 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 【党建锐评】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公私观
  • 【党建锐评】党员干部的苦乐观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