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重建,如此“保护阿房宫”?

时间:2013-04-02 10:33来源:新华网 作者:毛建国 点击: 载入中...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一曲《阿房宫赋》,带给历史太多思考。近日,曾作为陕西省重点招商项目、投资2亿多元的阿房宫景区,在运营13年后将面临拆除命运,取而代之的是规模更大、耗资更多的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月1日《人民日报》)


  阿房宫景区说拆就拆,愚人节的段子都不带这么编了。可按照相关方面的说法,拆除是为了更好保护。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商人这么做了,参与的还有地方政府。当初之所以建阿房宫景区,是因为地方政府想要招商引资做项目,而开发商想通过旅游业谋求经济效益,二者一拍即合。而现在,相关方面计划3年内建成2.3平方公里的考古遗址公园,在外围共12.5平方公里的阿房宫人文旅游区,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服务业、高端地产等来拉动经济。从这里不难看出,拟建的阿房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样带着利益动机。


  另一个事实则是,阿房宫景区在经营上已经难以为继。投资商玩不下去了,重新开发或许能获取更大的好处,这恐怕才是决定阿房宫景区命运的背后之手。


  笔者这么说,倒不是要把文化和经济对立起来。客观来讲,文化不仅有事业功能,而且有产业功能,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但也必须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创造经济效应。即使文化可以产业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文化当头,经济作为基础;而不能利字当头,光凭借经济长袖善舞。特别是在文物保护上,更应该首先考虑文化属性,然后兼顾经济属性。


  文化资源能够开发的一个前提,是文化资源本身的魅力。如果不重视文化,魂没了,魅力丢失了,凭什么吸引到人,又怎么可能创造经济效益?现实中,凡是在文物保护上收到巨大经济回报的,无不是在文化上做足了文章;相反,那些在文物保护上做得不好的,文化成了经济牺牲品的,在经济回报上也大多差强人意。


  相关方面如果仅仅在利益冲动下拆旧建新,不能不让人担心,阿房宫遗址能够得到真正的保护吗?阿房宫景区丧失了文化和经济属性,且为违章建筑,拆除倒也未尝不可,只是舆论担心,彼时会不会重蹈覆辙,再步阿房宫景区的后尘?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