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亮:痴迷书法的80后

时间:2013-04-25 21:50来源:鑫报 作者:王志俭 点击: 载入中...
  长着一张娃娃脸,皮肤白皙脸上戴着一副眼镜,32岁的符亮外表帅气象是在校大学生。可当他站在桌子边拿起毛笔时,身上又透露出和他年龄不相符的老成持重。只见他略一思索,然后提起毛笔潇洒挥毫。只一会,一幅书法作品展现眼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想不到这幅高水平的书法作品,竟出自80后“书生”的手中。
 
  “棍棒”之下练书法
 
  “说起我的书法,如果不是小时候父亲‘棍棒’逼迫,恐怕也就没我的今天。”符亮笑着说道。还在他5岁时,父亲带他来到少年文化宫。面对眼花缭乱的报考项目,符亮第一眼就选择了书法。“主要是觉着练书法可以坐着、感觉轻松好玩,不像别得项目那样费劲。”
 
  从字的笔画、间架结构到描红,一年后符亮从少年文化宫“毕业”。从这以后,颇懂书法的符亮父亲,开始每天给他布置作业。一个小时描红一个小时临帖。那时作业繁多每天练书法都在晚上21时以后,枯燥的基本功练习让符亮心烦。邻居小伙伴不时让约他去踢足球,有好几次符亮没完成父亲布置的书法作业。
 
  符亮父亲动怒了,他外面玩一次父亲打一次,有次把他的屁股打得红肿,走路时都有点拐。在父亲“棍棒”逼迫下,从小学到初中,符亮每天坚持练习两小时书法。那时符亮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他有个“法西斯”父亲,并且这件事甚至成了小朋友们议论的话题。
 
  “你恨你父亲吗?”记者调侃问道。“不仅不恨,反而非常感激。小孩不懂事适当严厉一点有好处。”符亮认真讲到。
 
  临帖顾不上吃午饭
 
  符亮上初一时学校开始上书法课,第一次交作业符亮的大楷本全被画上红圈。得知符亮喜欢书法,这位书法老师特意给他开设“小灶”,重点让他练习字得间架结构,同时有意识让他练习大字。在临颜体、柳体的同时,又让他临帖了其他书体,使符亮的书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符亮初二时兰州市举办中学生书法大赛。书法老师鼓励符亮参赛,并且指导他书写中华腾飞4个字。练习了几星期书写了上百张后,符亮参加了书法比赛,并且获得了二等奖。之后,符亮先后获得北京奥林匹克书画赛优秀奖,甘肃省《我爱家乡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从这之后,符亮更加痴迷书法艺术。他开始临帖书法众家,汉简、魏碑几乎所有名帖他都写过。“写字也讲究灵感,灵感来了写字特别顺畅,一气呵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符亮说道。有一次,符亮临帖一幅名碑,从8点开始一直写到16时,最后书写效果非常好。“期间肚子肯定饿,但坚持没有吃饭,一吃饭腿子发软气就松了。”符亮说。
 
  痴迷书法几度辞职
 
  2002年符亮考入兰州一所大学学习汉语言,大学课余期间符亮依然痴迷书法艺术。同时,他开始注意读贴研究。这期间他加入了兰州书法家协会,青年书法家协会。并得到兰州著名书法家沈年润、秋子、陈永革、李鹤年的悉心指点。
 
  2005年大学毕业后,符亮先后在媒体和事业单位供职,而他的书法特长也在工作单位得到发挥。以后,符亮还从事过个体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而不管从事何种工作,痴迷书法一直是他的不舍追求。为此,他几度辞去工作。如今,符亮专门在家潜心书法艺术。
 
  符亮陶醉在书法艺术之中,常常为写出一幅好作品兴奋不已,而有时写不好也让他感到苦闷。“做任何事都一样,达到一定水平后想要突破很难,而过去这个坎眼前又会出现一片天空,人就是在不断完善中进步”符亮说。
 
  随着符亮有了一些名声,开始有人注意他的作品。一天晚上21时许,一位朋友领着亲戚来到符亮家。朋友讲亲戚在青岛在他家看了符亮作品非常喜欢,一定要当面拜访符亮并要收藏他的作品。有次符亮走进书画商店,看到自己一幅作品标着高价出售。店主向他介绍,这是一位老书法家的作品,市场上他的作品很少见。符亮说时,脸上依然带着哑笑。
 
  更多关注清点击大西北网雁滩频道   网址:http://www.dxbei.com/n/yantan/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上海青年向省图捐赠陈云书法作品
  • 80后青年教师成华侨学校教学主力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