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洽会:甘肃会展业的金字招牌

时间:2013-06-18 22:0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谈应霞 点击: 载入中...

  20年的风雨 20年的成长


  大西北网6月19日讯 据鑫报报道:明日9时,第十九届兰洽会将盛装开馆,来自五湖四海的3万多位宾客将齐聚金城,在这里寻找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根据第十九届兰洽会的目标:今年的项目拟签约额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额达到20亿元。不论是参会人数还是项目签约额,这些数据无不为人所欣喜,因为高质量的参会宾客越多,项目签约的机会也就越大,签约额越大,对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便越快。所以说,风雨20年的历练,兰洽会已经成了甘肃发展的助推器。


  从1993年的呱呱落地,到2013年的风华正茂,“兰洽会”已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 20年来,从“马路市场摆摊设点”到“拥有现代化专用场馆”,从1993年的“参会人数仅为4000余人”到今年的“参人数近3万人”,从“交易额不足7亿元”到“拟签约金额6000亿元以上”,从引进项目时的“饥不择食”到选择项目时的“精挑细选”,从最初的“兰交会”到如今的“兰洽会”,一切都在变……自去年开始,兰洽会已从一个地方性商品交易会发展成为国家级展会,不管是“交”还是“洽”,可谓是一种蝶变。如今,兰洽会已经成为我省历史最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经贸盛会,成为甘肃的一块金字招牌。

 

  参会人数翻8倍  签约额拟翻近千倍


  在兰州人的记忆中,1993年8月18日—23日,作为兰洽会的雏形,“兰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交易会”(简称“兰交会”)在兰州天河大厦、皋兰路一条街上鸣锣开张,在那个商品流通尚不发达的时代,面对琳琅满目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兰州人自觉应接不暇,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外地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翻开省经济合作局相关兰洽会的记录,我们才了解到,在1992年,兰州举办了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 这个重点突出“节”而非“会”的活动应该算得上是兰洽会的雏形了。1993年丝路节更名为兰交会,首届兰交会堪称是商品交易的大展台。市区中心的皋兰路和新武都路成为盛大的商品交易平台。兰交会也首次进行了项目洽谈活动,共签订正式合同52项,资金总额7.73亿元。1997年,兰交会在名称和规模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国家国内贸易局首次与甘肃省政府和兰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甘肃·兰州交易会”,使会展档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1999年,兰交会再次更名,“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作为固定举办名称从此沿用至今。首届兰洽会有国家有关部委直接参与主办,使这一地方性的经贸会展开始向个国家级的经贸节会升级。从名称的变更上看,也更加突出了项目洽谈和投资合作的主题。到了2012年,第十八届兰洽会开始由国家8个部委及多个兄弟省市区共同主办,从此,兰洽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


  据介绍,应邀参加首届兰交会的中外宾客4211人,其中来自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15人;签订外资项目合同46个,投资总额6.61亿元。共有省内外800多家企业参展的工业品展销会实现成交额2.98亿元,其中订货合同销售2.76亿元。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实现交易额1.49亿元,其中签定科技成果转让合同3个,资金总额26万元,科技工业品期货销售1.48亿元。节会期间还签协作意向性经济合作项目99个,资金总额9.75亿元。


  一个个数据留下的都是兰洽会成长的过程的一个个足迹。到了2012年,  第十八届兰洽会投资洽谈空前活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期间共签约省外引资项目752个,签约金额4610.08亿元,其签约额成为兰洽会历史上签约成果最丰硕的一届。今年,第十九届兰洽会即将召开,截止6月16日20时,除民企陇上行办公室和各市州邀请的代表团外,兰洽办已落实参会代表团80多个。除此之外,还有包括马来西亚、蒙古国在内的11个国外代表团,和14个港澳台代表团参会和参会重点经贸代表团10个,包括中国铝业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国五矿公司等央企代表团3个,有“跨国公司陇上行”、“侨资企业西部行”、“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全国青年企业家走进兰州新区活动代表团以及侨商、陇商、非公经济等代表团7个,涉及世界500强企业18家、中国500强企业12家。而它的目标是力争使参会宾客达到3万人,签约额力争实现6000亿元以上,商品交易额力争达到20亿元,一个个充满重任的数字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风雨20年,兰洽会的参会宾客人数已经翻了近10倍,签约额拟翻近千倍。这样的数字也让我们看到甘肃发展的动力所在。

 

  “走街串巷”的兰洽会终于有了“家”


  2010年4月,兰州人发现,两年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中心滩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棱角分明、气势宏伟磅礴的大型建筑——甘肃国际会展中心拔地而起。白天,她犹如一只金色的蝴蝶展翅飞翔;入夜.则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镶嵌在绚丽多彩的城市夜空里……自此,漂泊了15年之久的兰洽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在刚开始的那些年,一届又一届的兰洽会上全国各地的大量商品涌入兰州,兰州人首次接触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商品。上百亿商品成交,上百亿投资到位,为甘肃经济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客商和地方政府更是从中尝到了甜头。然而,随着规模档次的进一不步提升,“兰洽会”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了没有固定场馆的缺陷。省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初为了举办“兰交会”,曾把皋兰路整条街都封闭了起来,主要是由于没有场馆的无奈之举。2007年兰洽会选择省博物馆和兰州体育馆作为主要展馆,主要是通过这一方式来弥补兰州会展中心展馆不足的缺憾,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方式的确不错。正是看到会展业未来的蓬勃之势,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会展中心,来助推甘肃特别是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兰州在国际国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已刻不容缓。从那时起,兰州开始考虑建立一座有规模的展馆,并常年举行一些专业展会,将兰州,乃至全省的展会经济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2010年4月30日,承载着甘肃人民梦想的甘肃展览中心顺利竣工,一幅绚丽多姿的城建画卷舒展开来。漂泊了15载的“兰洽会”在这一天终于有了一个永久的“家”,陇原人民的夙愿在这一天得以实现。在当初,宽广平整的石材地面、通体透明的玻璃幕墙、气势恢宏的二十四榀钢桁架的甘肃国际会展中心,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个新落成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展馆总投资3.2414亿元,建筑总长236米,宽86.15米,主体高度30.2米。地上展馆两层,均分为四个展区,国际标准展位1200个,室外展场10000平方米,另外配备有各种服务用房和功能用房,展馆西侧的一部载重3吨的室外提升机,可供汽车等体积较大的参展商品入场;地下一层建有451个停车位、16个残疾人车位的地下车库。


  当年,第十六届兰洽会如期在新的展馆举办,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那年,共签约合同项目426项,签约资金总额达1309.36亿元,创下了当时的历史之最。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投资是关键。有资金,项目才能运作,有项目,才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甘肃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投资拉动内需变得更加重要。在当前形势下,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进入,是甘肃筹资渠道单一、调整投资结构、增加投资总量的根本途径。而举办会展则是引资的一大捷径。而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的投运,势必将把我省推向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前沿,势必对我省GDP的上涨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剂作用。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省的会展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际会展经济滚滚大潮的催动下,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则成了我省乘风而起,展翅高飞,触摸世界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事实证明,从2010年起,我省招商引资项目签约额不断打破历届纪录。从2010年的1309亿元到2011年的签约总额1822.38亿元,再到2012年的4610亿元,每一个数字都成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产业支撑。与此同时,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的投运为兰州打造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等安上了多个强力“引擎”。

 

 

  兰洽会改变兰州人的生活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兰洽会是政府的事,与自己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只要仔细盘点,兰洽会在促进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方面还真是功不可没。从华联超市到大润发超市,从张掖路步行街、建兰路步行街、新世界百货等项目建成运营,再到兰州红楼时代广场、兰州国际商贸中心、万达商业广场的开工建设,从恒大地产到万达集团,似乎没有哪一项可以离开兰洽会。正是有了兰洽会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项目纷纷落地兰州,改善着兰州人的生活,改变着兰州的容貌,提升着兰州的城市品味。


  “华联超市刚开业的时候,兰州市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人就像逛公园似的往那里涌,每个人出来都会拎着大包小包,人们买东西跟抢似的。”曾经在河口上班的王女士回忆着说。虽然时隔十多年,但她对兰州市第一家大型超市北京华联红星店开门迎客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王女士告诉记者,在1999年之前,兰州人买便宜东西基本都是在集贸市场,对于超市基本没有概念。而当1999年12月26日,兰州市首家大型超市,拥有3万平方米卖场的北京华联超市红星店开业后,兰州老百姓被这种全新的购物方式所吸引,市民才对超市有了具体的认识。“我当时在河口工作,每周基本都要坐火车赶下来逛华联,那时候觉得逛超市简直就上一种时尚,不管有没有需要买的东西都要去逛逛。”王女士说。而直到现在,她仍然不知道,兰州最早的超市就 在兰洽会上的签约项目。


  和超市一样,每一个城建项目的落地,也在悄然改善着人们的居住环境,提升着城市的形象。 从恒大名都到万达广场,从银滩花园到兰州老街,从兰州国际商贸中心到碧桂园项目的落地……CBD,城市综合体等一系列的全新概念进入了兰州人的视野。“这两年感觉兰州的城市越来越大了,以前感觉我们这边就城乡结合部了,现在,元森的来一改造,我们还成城市中心,听说连青白石都要开发了,那我们这地方就成名副其实的城里了。”家住庙滩子的陈女士望着家门口拔地而起的高楼感慨道。和王女士一样,她只是看到了自己身边所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正是来自于兰洽会的功劳。


  “如果说过去的马滩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那么,未来这里呈现的将是一种都市花园的秀丽景观!”七里河区马滩社区副主任许德明曾这样对记者说。他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源自陇上名人园、兰州老街、金茂广场、银滩花园……在第十七届兰洽会七里河区已签项目,自那年开始,马滩地区俨然成了“吸金”的重点区域。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马滩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崛起在兰州城区西侧的又一个新城区。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第十九届兰洽会经过精心的筹备即将拉开大幕。回顾兰洽会20年来所走过的辉煌历程,一个伴随甘肃社会经济发展又不断促进其发展的过程清晰呈现在眼前。通过2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兰洽会如今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大型展会之一,成为兰州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不管是宾客的邀请还是项目的选择,不再仅仅关心数量而不关注质量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商协会主会长”这些字眼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兰洽会的实力之所在。那么,今年,第十九届兰洽会上又会有哪些事关老百姓生活的项目落地,这让兰州人充满了期待……(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n/cs/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二十五届兰洽会美食博览会开幕
  • 兰州第25届兰洽会签约项目开工率不低于65%
  • 我省供销合作社擦亮“金字招牌”
  • 第二十四届兰洽会上榆中县知名企业华能生态能源签约一带一路
  • 在本届兰洽会上——我市109个项目引资逾790亿元
  • 兰州市城关区兰洽会引资218亿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