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没必要向“钱荒”妥协

时间:2013-06-24 15:45来源:新京报 作者:倪金节 点击: 载入中...
  货币政策不再向银行叫苦连天“妥协”,不应单纯对银行业务盲目扩张纠偏,更应着眼于深化金融改革,也就是不再纵容银行业的“野蛮”扩张,而以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近期,最不该“差钱”的银行面临“钱荒”,反映银行之间借贷成本的隔夜拆借利率,一路走高。应该说,这一次的“钱荒”,并非货币供给出现严重短缺,而仅是资金投放出了结构性问题——不是没钱,而是放错了地方。日前,央行二季度的货币政策例会,也延续了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准备“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确实,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百万亿元的大关,货币增量依然维持着较高的增速。这个时候,银行叫苦连天,说什么“钱荒”,显然怪不到别人,只能怪自己没能用好这些资金。
  
  “钱荒”,表面看起来是银行的问题,但是背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金融改革迟缓,对银行的监管也不够到位。比如,在理财产品市场已经快速扩张四五年后,不久前监管部门才出台文件规范。这既凸显了监管的不到位,也反映出银行业治理的改革,远落后于发展的步伐——这使得银行盲目地扩张自身业务规模,几乎可以用“随心所欲”来形容。
  
  不限于理财产品的恣意泛滥,这几年银行还过多地参与到影子银行的业务,短贷长投项目过度,贷款投向多集中在“铁公基”、泡沫化和产能过剩领域等等。这样一来,使得银行资金,不仅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而且更是放错了地方,出现短期流动性紧缺,实属必然。
  
  在银行间资金紧张之初,市场纷纷呼吁央行尽快降息降准,以再度放松货币信贷政策,来缓解短期流动性的紧缺——重复曾经的“紧缺就刺激”的政策路径。
  
  但是,面对市场呼吁,随之而来的则是“盘活货币存量”的政策基调尘埃落定,央行面对“钱荒”也按兵不动。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自然是不能继续放任货币超发继续恶化,另一方面,银行业过去几年的很多行为,已到了必须控制风险的时候。
  
  接下来,银行应该做好业务收缩,不管是主动地“去杠杆”,还是盘活货币存量,都必须有实质性作为。否则,不主动作为的银行,有可能会不断上演“钱荒”的事情,且货币政策不会施以援手。
  
  而且,就目前的金融风险而言,由于并未出现坏账率的上升,金融市场整体也比较稳定,货币政策也没有必要“妥协”。
  
  货币政策不再向银行叫苦连天“妥协”,不仅仅是在单纯纠偏之前银行业务过快的盲目扩张,更应着眼于深化金融改革,也就是不再纵容银行业的“野蛮”扩张,而以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前,由于银行一旦出现“钱荒”,货币政策会随即放松,导致金融改革往往不能坚持——利率市场化、改革治理结构、引导资金流向等方面,屡屡遭遇挫折。而推动金融改革,或许也需要先从坚持一种正确的政策开始。
  
  在简政放权改革的背景下,启动金融改革或将是早晚的事情,放在未来5年乃至10年的视野当中,今日货币政策的“不妥协”或将意味深长。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货币政策取向不应只看“猪周
  • 央行定调货币政策:基调保持稳健 调控追求精准
  • 央行货币政策走向如何?
  • 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