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了物联网国际最高话语权 产业规模破5000亿元

时间:2014-09-05 10:46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科技日报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9月5日讯 据科技日报报道,9月4日,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传出消息,9月3日,经33个成员国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组织ISO/IECJTC1已正式通过了由中国技术专家牵头提交的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项目。这是在全球新兴热门技术领域,首次由中国牵头主导的顶层架构标准,表明中国正式掌握了物联网这一热门新兴领域的国际最高话语权。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据该项目牵头单位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刘海涛介绍,近几年来,国内物联网产业如火如荼,已在公共安全、交通、环护、医疗、家居等众多领域初步应用。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近5000亿元人民币,预计至2020年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但目前仍存在标准不统一、产业分工混乱等问题,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的制定,将着重借鉴中国既有实践经验,与其他国家联合,共同解决物联网统一标准问题,必将对促进我国及全球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过国忠通讯员孙文荆
  
  又讯
  
  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破5000亿将培育35家龙头
  
  经济日报
  
  在9月4日召开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物联网产业正蓬勃发展,下一步要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民生服务等领域,实施物联网典型应用示范工程,争取到2015年,开展应用示范工程80项,跨省应用示范工程10项,并培育出35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无锡生产车间,总经理杨雷向记者演示了生产现场映射信息平台,通过电脑的操作,生产线上的一个机械抓手就做出相应动作。“这是数字化汽车装配线的一部分,通过传感技术全面整合生产信息,建立起虚拟环境与实际生产过程的映射。整套数字化汽车装配线能提升汽车厂的底层生产效益5%至10%。”杨雷说。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正在深刻变革制造业生产方式,重塑国际产业格局。”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表示,加快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推广普及和深度应用,将有力促进动我国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
  
  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集聚发展态势明显。目前已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物联网产业聚集发展区,在无锡、重庆、杭州建立了3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据统计,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3650亿元,2013年突破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
  
  “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也取得初步成效。”苗圩介绍说,传感器、射频识别、通讯协议、网络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部分科研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正在制定的物联网国家标准达49项,由我国主导制定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成为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
  
  应用领域更宽广
  
  在江苏新日电动车的一家营业厅,工作人员将一辆电动车骑走后,记者在展示手机上看到了这辆电动车行驶的路线、安全状态等各种信息。“如果有人偷走了车,安装了智能防盗系统的电动车会把车的位置和行驶轨迹发送到车主手机上,有助于迅速找回失窃车辆。”新日电动车总裁办主任陈开亚说。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毛伟明表示。多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应用试点和示范项目,并取得积极成效。在经济运行领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12万亩应用示范基地内开展大田管理应用示范,节水率16%以上,肥料综合利用率提高10%至15%,每亩增产16公斤。在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江苏省的太湖蓝藻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智能感知、调度和管理能力的一体化综合平台,有效监测管理太湖水质、遏制湖泛发生。在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上海建成了浦东国际机场飞行区围界安防系统,上线以来已成功检测到多起非法入侵事件。
  
  曹淑敏认为,加快物联网的推广普及和深度应用,将促进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环节的便捷化、智能化,扩大信息消费,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开展重大应用示范项目

  
  目前,我国对物联网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并利用财政、金融等多元化支持手段,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投向物联网。苗圩表示,无论从需求的量还是质上,我国物联网产业都需要继续加强投入和市场培育,当前由于应用碎片化、规模化应用不足等问题,尚无法有效带动市场。
  
  对此,毛伟明表示,要深化物联网在工业企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发挥物联网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继续推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等重点物联网应用。“物联网行业未来将在两大领域率先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服务、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二是具有良好用户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的领域,如工业控制、物流追溯、车联网等领域。”毛伟明说。
  
  据毛伟明透露,工信部将继续通过专项实施、组织开展重大示范项目等手段支持重点物联网应用。推动电信运营、信息服务、系统集成等企业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支持商业模式创新。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中国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
  • “牛人”祁兴磊:培育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第一牛
  • “创”响中国——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热点观察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距今约3800年的古小麦全基因组
  • 数字科技正转变成“问题导向” “供需两张皮”现象明显改观
  • 数字公益成“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普惠“放大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