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烧秸杆背后,是治霾的简单化思维

时间:2014-10-28 10:55来源:大西北网—钱江晚报 作者:项向荣 点击: 载入中...
  10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发生大面积灰霾污染,并渐渐逼近南方。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的环境专家表示,秸秆焚烧是造成本轮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于是,田间辛勤耕耘的农民再次成了城市里手不离方向盘的白领抱怨的对象。
  
  烧秸秆的确会导致雾霾,只是烧秸秆一事,在目前的情况下,板子实不应打到农民身上。板子应当打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一刀切的做法上,只有硬堵的手段,没有设身处地为农解决秸杆出路的疏导思维。所以禁烧秸杆的口号提了很多年,农民烧秸杆的现象仍然屡禁不绝。
  
  据很多报道说,农民们并不是不知道烧秸秆会污染空气,只不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养牛养马的家庭越来越少,无需储备秸秆当做饲料;另外电器设备的普及,也让秸秆再无用武之地,秸秆自然就成了废品。即便他们想搬回去当饲料、柴火,高昂的运输费也让他们难以承担。
  
  而且如今秸秆回收利用的企业虽然很多,秸秆利用技术也非常成熟,可以将秸秆制成无污染的生物质燃料,也可以将秸秆进行气燥处理然后固液分离,制成液体有机肥和固体有机肥。但是,秸秆回收利用实际操作中往往遇到很多难题,主要难题在于收储运环节。
  
  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对田地的秸秆进行回收,企业也不可能派人挨家挨户地帮助农民进行回收。另外秸秆重量轻、占地大,运输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农民即使面临烧秸秆可能被拘留的危险,总也有人铤而走险;政府高喊着重拳治理,但事实证明重拳硬堵亦非良策。相反,如果政府通过优惠政策、补贴等方式来引导和鼓励回收利用,农民肯定不会把值钱的秸秆焚烧掉。所以政府实际上只要划出不多的钱,就可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由于致霾的原因呈多样化,雾霾已成近年来秋冬之交的常态,治霾必须有长期的打算。但一些地方政府却希冀治霾能够立竿见影,因此出了不少违反市场规律、中国国情的招数。比如,因为天然气不会污染空气,很多地方政府就规划在几年内完全取消燃煤,完全采用天然气。但实际上举全世界天然气所产,也无法供14亿中国人所用,中国能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依靠煤炭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实际上,中国的大型燃煤火电企业,排污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该鼓励发展。而小型燃煤企业技术水平低,排放标准执行不到位,对雾霾的产生负有非常大的责任。疏导这些小型燃煤企业,改进技术提高排放标准,让煤炭在燃烧过程更干净和低排放,才是当务之急,更符合中国气少煤多的实际国情。德国只有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其煤炭的消耗量在2亿吨以上,而且近几年还呈上升趋势,但该国却一直被贴着“绿色环保”国家标签,其根本原因在于将煤炭清洁化利用做到了极致。
  
  所以中国的治霾,还需要改变简单化思维,烧秸杆致霾现象屡禁不止的现实告诉我们,硬堵不如疏导。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传奇故事背后是满满获得感
  • 【河声】读懂“九千万”背后的故事
  • 看清“克扣流量”风波背后的民意
  • 暗访“跑风漏气”背后是监管虚置
  • 阿博特黯然辞职的背后
  • CPI重返“2时代” 背后存负利率隐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