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微信上的“大谣”和“红灯区”刻不容缓

时间:2015-01-22 10:08来源:新华网 作者:梁宇广 点击: 载入中...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关闭133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的微信公众账号,体现了毫不留情铲除微信“法律盲区”,营造风清气正文化空间的决心。

    据报道,微信平台中一批公众账号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等违法和不良信息,把微信“圈”成了一块“法外之地”。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社交工具已经成为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内容新的滋生地,并且呈现泛滥之势。

    此外,利用微信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也是当前淫秽色情活动的新特点。一些微信账号不仅提供大量的淫秽色情图片、视频和文字,甚至赤裸裸地在微信上卖淫、招嫖,引诱“附近的人”进行淫秽色情活动,把微信变成了乌烟瘴气的“红灯区”。

    我国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即时通信工具使用者应当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根据“微信十条”,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国家网信办依法关闭了相关微信公众账号,体现了“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是人心所向。

    捏造事实、歪曲历史的违法不良信息和淫秽色情信息,它们的存在和泛滥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毒害人们思想。不仅殃及千家万户,还祸及子孙后代;不仅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埋下混淆历史、涣散民族精神的重大隐患。

    对移动互联网必须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微信不能成为“管理真空”。如何还人民群众一个健康有益、风清气正的网上文化空间,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微信上的“法外之地”和“红灯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公害,它们一日不清除,我们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常态就难言安全。

    只有针对移动互联网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探索建立有效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长效机制,才能在移动互联网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文化空间。

    只有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决铲除微信上的“法外之地”和“红灯区”,不留下任何死角,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才能健康发展,所有人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十九大党章知识精粹》系列微动漫第四集——《习近平新时代
  • 原创微纪录片丨穿云破雾——海上阅兵纪实
  • 微视频:习近平教你读懂马克思
  • 200秒穿越200年|新华社推出纪念马克思微视频《传人》
  • 200秒穿越200年|新华社推出纪念马克思微视频《传人》
  • 轻微犯罪速裁改革让审判更公正高效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