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股市连跌三天

时间:2015-05-08 10:36来源:新华网 作者: 董少鹏 点击: 载入中...

    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更应该在资本定价权、市场成长性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中国股市提质升级。

    连续3天,沪深股市暴跌如注,引发各方关注,各种猜测充斥网络媒体和微信朋友圈。那么,中国股市发生了什么变故?还是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新情况?是不是“改革牛”只能走出短短9个月?是不是杠杆融资和中国股市水火不相容?

    整体上看,近期股指大幅回落属于牛市行程中的合理调整,但有扩大之嫌。所有股票齐涨齐跌的走势,充分体现了我国投资者(无论散户还是机构)顽固的跟风特性,这是很不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在股市上涨9个月后,出现调整是非常自然的,但连续走出踩踏性的暴跌行情,值得认真思考。

    股市有涨必有跌,这是基本道理。而无论涨跌,都应该大体遵循基本面的实际,如果严重背离基本面,市场会纠偏。但我们的股市在暴跌时往往步调一致,说明相当多的人不敢坚持自己此前做出的买入决策。所以,希望投资者能依据自己的认知买卖股票,从而让中国股市走出“分化行情”。

    就目前的行情背景来说,我国经济增长7%左右、物价上涨幅度3%左右的上下限完全可控;金融体系、房地产体系“稳”字当先,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并购重组好戏在后头;创业创新蔚然成风,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国内国外资源,激发国内经济活力,拓展盈利空间。这些积极因素还没有在股市中充分得到反映。

    由此,我认为,上证综指4000点是个基本点,它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基本价值,所谓当前大盘指数达到“地球顶”的说法不能成立。

    很多人最纠结的是所谓“杠杆率”。融资融券本是成熟市场常用的手段和工具,用不着扭扭捏捏;但很多人非要给新一轮牛市戴上“杠杆牛”的帽子,给人以“杠杆如毒品”的感觉。在主流媒体、管理层明确表示“融资余额占市值的比例为2.8%,还处在较低水平”,“融资交易占每天的交易额平均是15%,虽然相对过去是扩大了,但总体上还是可控的”之后,这些人又把关注点引到场外配资、伞形信托等等。

    管理层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值得点赞,但如果把一些“父爱式”“保姆式”“越位式”忧虑转化为监管措施,我认为是不对的。其实,很多看似“不妥”的配资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只应该由当事人自己负责。天天喊“杠杆牛”,似乎把杠杆都撤了才好,这是一种“扮靓”的误导。

    当前,我们促进股市健康发展,除了多层次市场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这样的诉求之外,更应该在资本定价权、市场成长性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中国股市提质升级。

    我以为,“改革牛”仍将继续推进,至于外国投行的唱空言论,我们不可拿着鸡毛当令箭,而应保持和提升我们的发展和改革定力。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检察公益诉讼全面实施以来,成效如何?晒单啦~
  • 如何理解此次主题教育的“正当其时”?
  • 图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如何学习党史、新中
  • 开展主题教育如何防止“两张皮”?|音频课
  • 如何深刻理解“十四个坚持”的逻辑和规律?
  • 如何理解开展主题教育的“四个迫切需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