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逻辑应贴近民众标准

时间:2015-05-18 11:04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文峰 点击: 载入中...

       有人说,时下中国进入了一个“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时代。民众似乎变成了一个不能轻易被说服的群体。而透过现实,你也确实可以感受到相关的事例不一而足。比如,在国务院敦促之后,三大电信运营商日前终于公布了各自的“提速降费”方案。可民众似乎并不买账,于是“让利”方案亦成舆论槽点。其实,从方案内容来看,在惠民上,运营商们确实往前迈开了步子。至少,在服务意识上摆出了明显的改革姿态。

  而从诸方反应来看,目前双方似乎不在一个逻辑上。运营商通过自己的商业逻辑,认为自己确实让利了。但民众则根据各自对国企社会属性的逻辑判断,却认为改革力度还不够。而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发达国家固定宽带资费占月平均收入的比例为1.5%,我国无论网速还是网费,同比都有较大差距。

  显然,从价格合理这个维度来说,电信资费是否合理不应只看标价,而应该看其所占工资比重。比如,与“人均工资1000元,电信资费100元”相比,“人均工资5000元,电信资费200元”显然更合理。因为,后者给民众造成的压力感更低,即便它价格更高。换言之,要让民众真正满意,目前的方案还得继续汲取民意,贴近民众标准。

  其实,回顾这些年,我国不少行业流行一种说法:和国际接轨。这种接轨有时体现在商品价格上。比如,“上调油价,与国际价格持平”的做法,就曾经引来不少诟病。因为,从表面看,油价与国际接轨似乎符合市场逻辑,但它忘了一个前提:我国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还没和国际接轨。所以,民众才会对此敏感。继而才会出现“你一调价,我就放炮”的现象。

  事实上,这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情况从侧面印证了我们社会的进步。民众不满,不仅是因为其批判意识得到提升,更是因为其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民众的这种向往也正是我们国家前进的方向。

  俗话说,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改革开放之前,“一个普通人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这种情况一定是不可想象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会自然而然地降低幸福的理解标准。假如处在食不果腹的时代,很多人眼里的幸福可能就等同于“不缺吃、不愁穿”。在那种情况下,人们不会太多关注搭建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权利建筑。

  但物质基础好了,如果相关权益的保障与物质基础的发展步调不和谐,那也是一个问题。而从一定层度上说,“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就是这种不和谐的反应,故而我们还应力推深改。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时代年轻干部应扮好“三种角色”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遵循“三个坚持”
  • 如何深刻理解“十四个坚持”的逻辑和规律?
  • 【理论强党】辛向阳:从三大逻辑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 【地评线】秦平:主题教育应念好“三字诀”
  • 人民网评:适应新时代需求,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