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房“变身”的拙劣“魔术”

时间:2015-06-16 15:5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商旸 点击: 载入中...
  只有监管之灯长明,才能防止“捣鬼的黑手”侵蚀民生资源和公共利益
  
  这两天爆出一件新闻:陕西民政部门原本用作建设救灾中心的土地,一部分为本单位的机关干部修建了超规格的经济适用房;建成后的救灾中心综合楼又大半部分“变身”成了酒店。保障老百姓福祉的民生资源就这样悄没声儿地改头换面。奇怪了,怎么说变啥就能变啥呢?
  
  这事儿看上去挺玄妙,细看伎俩也简单,靠的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为民生的幌子,批下来资金和土地,盖好之后再玩一招“老母鸡变鸭”,房还是那套房,但用途掉了包。
  
  整个过程很像一套魔术:起先台上是个空箱子,灯一灭一亮,再打开里面就能出来个活人。转瞬之间由此变彼,不明就里者以为神奇,其实不过是机关设计。有人这么趣谈魔术的“魔”字:上面一个“麻”字,下面一个“鬼”字,一只手麻痹观众,另一只手在黑箱当中捣鬼。如此而已。
  
  回到新闻事件,麻痹观众的法子其实很拙劣,摆出来一看,荣军养老中心没荣誉军人,仓库没发挥过指定功能,到处是破绽;能瞒天过海,就在于变戏法者不在灯底下。灯光一消失,两眼一抹黑,给了捣鬼者实施障眼法的漏洞和空子。只要从四面八方开着灯,让“魔术”的每一个手法和细节都暴露在灯光下,再想“大变房屋”,恐怕就无处下手了。
  
  守住民生资金、把住民生资源,要靠“灯光”充裕,照亮审批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可问题是,怎样才能保证监管之灯长明不灭呢?民生资金要真正成为“高压线”,这“高压电”又该从何而来?
  
  首先,制度的“铁钳”不能松,审批程序要环环相扣,严防跑冒滴漏。其次,审计的“火眼金睛”不能闭,监管力度要层层加码,特别要加强专项审计,对顶风“闯红线”的,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再有,社会监督的“紧箍咒”不能摘,群众举报要处处发力,帮助监督者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揪“蛀虫”、打“硕鼠”。
  
  只有合上每一处电闸,才能使监管的“电灯”发出耀眼之光,防止“捣鬼的黑手”再次侵蚀民生资源和公共利益。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以“四力”夯实乡村振兴成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