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现象”说明什么

时间:2015-08-24 12:02来源:大西北网-解放日报 作者:吴正龙 点击: 载入中...

  本月初,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举行首场电视辩论,房地产大亨特朗普迅速成为焦点。民调显示,虽然特朗普在辩论中口无遮拦引发激烈争议,但他依然领跑共和党阵营。

  这位大亨不但消遣了美国政治,同时还为辩论带来超过NBA总决赛的收视率。这种现象在美国总统竞选史上实属罕见,笔者权且将其称作为“特朗普现象”。竞选活动大凡有他参加,无不成为媒体关注的中心,并打上了“特朗普现象”的烙印。

  烙印之一:娱乐化。多家美国媒体概括整场辩论堪称一场“特朗普真人秀”。特朗普口吐莲花,笑料不绝。他抖了不少包袱,让大选变得好笑好玩,富有戏剧性。在回答必答题移民问题时,他我行我素地答道,需要在美墨之间建一座墙,建好墙后再建一扇漂亮的大门,这样人们就可以合法进入美国了。此外,他的每次出场都与众不同。宣布参选时,他从高楼的电梯上“从天而降”,而出席艾奥瓦州的农业展览时,他乘坐私人直升机到场。

  烙印之二:反叛性。不同于传统政客,代表“局外人”形象的特朗普敢于大胆触碰政治禁忌。他痛批美国移民政策,斥骂美国政客“无能”、“失败”,揶揄美国的问题在于总是搞“政治正确”。他说,美国处在大麻烦之中,我们正在输给所有人,政治家却无法解决问题,他作为竞选人没有时间搞“政治正确”。

  烙印之三:“八卦”。特朗普以招摇炫富著称,成为八卦杂志的常客,也一度让他成为美国“最讨人嫌的富翁”。福克斯新闻网女主播凯利是辩论提问者之一。特朗普事后受访时似暗示她因为生理周期,所以对他态度严厉。这番话立即导致在亚特兰大举行的重要保守派论坛撤回对他的邀请。尽管如此,特朗普不愿道歉,且再次指责她在辩论时提问不公平。

  烙印之四:空洞化。电视辩论为核心竞选人提供了一个向公众展示执政理念和个人才华的平台,对选举结果影响重大。然而,虽然特朗普在首场辩论中自我炒作成功,但执政理念乏善可陈。浮华热闹的背后是治国政策的空缺、相互攻击代替严肃的政策辩论,这充分说明美国民主制度的堕落。有媒体指出,特朗普虽信誓旦旦要复兴美国,但具体如何复兴仍是个谜。

  作为亿万富翁,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阶段呼风唤雨,不足为奇。这种现象凸显了美国政治制度失灵。正如美国前总统卡特指出,“现在,美国只有寡头政治,无限制的政治贿赂成为提名总统候选人或当选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现在我们的政治体系已经遭到颠覆,它只是用来为主要的献金者提供回报。”因此,“特朗普现象”是美国金钱政治的最好注脚。

  另一方面,“特朗普现象”也是美国民众对政治失望的一种宣泄。不少美国民众对美国政治和经济体制不满,期盼改变现状,于是暂时把希望寄托在了政坛主流之外的“局外人”身上。

  “特朗普现象”能持续多久,一时还不好说。但如果他不能为选民制造新的兴奋点,“特朗普现象”或将寿终正寝。(作者吴正龙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驻外大使)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