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山村风雪夜的5公里生命接力

时间:2018-01-27 17:2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武汉1月27日电题:特写:山村风雪夜的5公里生命接力
  
  新华社记者李伟
  
  “王玉娥!王玉娥!……”
  
  扶贫干部胡雪锋跟着担架一路小跑,焦急地呼喊着昏迷中的贫困户王玉娥。不时,电话联络着沿线的村干部,帮忙到路上接力抬担架。
  
  这一幕,发生在26日晚间,湖北省丹江口市大沟林区瓦房槽村。
  
  这里是丹江口市最北端,两省三县交界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
  
  连日来,当地普降大到暴雪,处于二高山地区的大沟累计降雪量达20厘米以上,进出的交通中断。
  
  风雪夜的村落,尤为寂静。
  
  26日19时15分,一个电话打给了瓦房槽村村支书王富山。
  
  “喂!王书记,我是四组组长王同娥,贫困户王玉娥突发急病,现在不会说话,昏迷不醒,这大雪封山的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啊。”
  
  “好的,你关注着她的情况,我来帮忙想办法。”
  
  偏远的位置,恶劣的天气,紧急的病人,怎么办?
  
  王富山挂掉电话后,喊来其他村干部和林区驻村干部代正华。
  
  林区政府得知消息后决定:联络医护人员做好上门急救准备,组织得力干部入户帮扶。
  
  随即,寂静的林区热火起来。几名年轻力壮的林区青年干部自告奋勇争相参与救援。几分钟后,担架、器械、药品、雨衣、雨鞋、拐杖、手电筒就均已准备齐全。
  
  一个由医护人员、政府干部、帮扶干部、村干部等近10人组成的救援突击队快速成立,在胡雪锋的带领下快速向患者王玉娥家中奔去。
  
  45分钟的急速行进,救援突击队徒步5公里多,到达王玉娥家中。
  
  林区医院院长杨朝瑞初步诊断患者是脑血管意外,需脑部手术,必须急送市区医院。
  
  21时许,经过对病人进行前期诊疗处置后,大家把病人抬上担架出村。
  
  救援突击队每4人一班,每班前进200米一换,火速交错轮换前行。在行进的过程中,胡雪锋就近联络经验丰富、车况好的司机,在路况好的地方待命。
  
  22时许,通过5公里多的接力抬行,病人终于送到待命的救援车。
  
  凌晨时分,救援突击队返回林区,大家的衣服已被汗水、雪水浸湿。记者27日中午获悉,患者现已脱离危险,手术后在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
  
  “一次接力,一次帮扶,一次考验。”胡雪锋说,基层扶贫党员干部就是要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冲得上,信得过。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习近平主席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特写——倾听历史的诉说
  • 独家福利!精华版! 首次亮相天安门的装备大特写来了
  • 特写: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女儿“圆仔”吃月饼过中秋
  • 特写:提诉求请用嘴巴,而不是拳头——禁制令后香港国际机场
  • 特写:联合国餐厅服务员爱上“一带一路”
  • 特写:一场特别的青年礼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