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艾”守护

时间:2018-12-01 19:54来源:大西北网-央广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为“艾”守护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至今,短短三十多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经成为全民公敌。截止到现在,因艾滋病毒已造成全球3500多万人死亡,人们也常常谈艾色变。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及意义知多少?
 
 
 
    艾滋状况日益严峻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为27243例,死亡人数为7524人,2017年艾滋病发病数为57194例,死亡人数为15251人。从2011到2017年,中国艾滋病发病数增长了36744例,增长率高达179.68%.
 
 
    近年来,艾滋病不断年轻化、校园化,在全国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中,大学生感染者人数也在持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发布信息称:全世界有200多万年龄在10岁和19岁之间的青少年携带艾滋病毒。
 
 
    2018年青年学生也通过宣传片,表达了自己对于防艾的重视与态度,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到防艾的重要性。
 
 
 
    目前医疗方面还未能研究出有效的疫苗,所以一经发现死亡率可高达99%,剩下的百分之一不知道在哪里。
 
 
    面对这日益严峻的艾滋状况,网民认为防艾教育刻不容缓。
 
 
 
    面对艾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伴随着艾滋病越来越受重视,网民在防艾的道路上也是积极的献言献策,本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原则,从小事做起,积极动员身边的人参与到艾滋病预防当中去。

 
 
 
    许多人都觉得艾滋病离自己特别遥远,不会主动地获取相关知识。加上艾滋病阻断药(PEP)本身在国内普及率不高,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种药,更不知如何拿药。其实,可以在72小时内通过HIV阻断药自救,躲过一场浩劫。
 
 
 
    面对艾滋,心灵的守护同样重要
 
 
    比起艾滋病给人们带来的身体上的伤痛,真正折磨艾滋病患者的却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伤害。艾滋感染者并非道德的“罪人”,人们因不了解或片面的了解对其产生的歧视,只会让他们的伤痛更深。
 

 
 
    自1981年艾滋病被首次发现和确认以来,艾滋感染者就被打上了道德方面的负面标签而备受歧视,哪怕是在37年之后的今天,仍有人对艾滋病患者持有偏见。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绸带标志的意义: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越来越多的网民正在通过网络表达他们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消除歧视,用心关爱,平等对待。
 
 
    其实,艾滋病人群体并不可怕,无数暖心的关于陪伴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从2002年开始担任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有16年之久的演员蒋雯丽,她用一首《百合花开》献给因病痛而受到伤害的人们,愿世界充满爱与希冀。
 
 
    给他们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一个拥抱…这些简单的行为都会为艾滋病患者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艾滋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让他们更有信心的生活。
 
 
    今天是国际艾滋病日,在今天让我们共同为“艾”守护,为“艾”行动,对艾滋病的歧视说,不!
 
 
    温馨贴士: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 电话:+41227913666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电话:010-6223868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电话:010-58900922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电话:010-63866601
 
 
    中国红丝带网 电话:010-83133253
 
 
    艾滋病检测网 电话:400-666-2957
 
 
    以上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综编
 
 
    (此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无法查找到版权所有人。请图片版权所有人或相关人士与我网取得联系,我网将本着尊重原创的原则妥善处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