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探秘:从“产业园区”迈向“文化园区”

时间:2019-01-01 21:0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题:从“产业园区”迈向“文化园区”——北京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探秘
  
  新华社记者李斌、鲁畅
  
  红墙厂房、空中廊桥、脱硫塔……
  
  小柯剧场、3D想像博物馆、奥迪亚太研发中心……
  
  老旧厂房是城市的工业遗存,也是城市的文化富矿。隆冬季节,记者走进占地22万平方米、以“751D·PARK”命名的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仿佛走进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作为“一五”计划期间国有重点工业项目所在地,这里曾经供应北京三分之一的煤气。如今,工业时代的痕迹在这里随处可见,而一个个建筑里却别有洞天。
  
  从北京曾经最主要的煤气厂,到如今以设计见长的文化创意园区,在北京,751、798等一大批老旧厂房在新时代里正进一步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罐子”里的新天地
  
  751时尚回廊,是在10个12米高、直径约5米的脱硫罐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其中,751设计品商店就位于时尚回廊的一层。
  
  “光设计不行,必须有交易,才能形成闭环,经过策划,我们在2017年建起了这个设计品商店。”商店运营总监覃宝钢说。
  
  设计品商店里80%是国外品牌,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有,产品多是实用生活用品。
  
  “我们通过一些国际展会寻找优秀展商作品,在商店里进行展示和交易,让更多国内设计师在这里就能感受到先进的设计理念。”覃宝钢说。
  
  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时尚回廊里已经有了“年味儿”:以陕西凤翔、苏州桃花坞等地年画作为设计素材的红包,陈列在店内展示架上,十分喜庆。
  
  印有火车头、大罐等图案的杯垫、笔记本、丝巾……在一处琳琅满目的展台前,覃宝钢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我们园区设计师的作品……”
  
  直径67米、高16米、15万立方米……一个巨型铁罐内,工人们正在为一场时尚活动搭建场地。
  
  北京原来有7个这样的巨型煤气罐,除了751分别于1979年、1997年建成的“79罐”“97罐”,其余都已拆除。
  
  “从中国国际时装周到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这些‘大罐子’里每年举办的文化创意活动多达500多场。”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郭琪说。
  
  工会图书馆里的“绿色阿凡达”
  
  楼梯内侧墙上满是植物的“垂直花园”,桌前和空中满是绿色植物的餐厅……走进751挂有“珍爱时刻BOTANICA植物园”牌子的两层普通小楼,一片生机盎然。
  
  这里原本是国营751厂的工会图书馆,2年多前被台湾设计师高意静打造成了一个汇聚了300多种3000多株植物的“魔法铺子”。
  
  一个个玻璃器皿里,一个个大小不一、圆形或特定形状的苔藓鲜绿欲滴,设计感十足……
  
  “这些苔藓构成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可以设计,可以饲养。”高意静想把这个在工业遗产基础上打造的植物园建成“绿色阿凡达”,“我想唤起人们欣赏自然、了解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相较于以当代艺术展示出名的798,751以“设计引领”独树一帜:统计显示,目前入驻751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及辅助配套类公司130家,包括时尚设计、工业设计、汽车研发、家居研发、科技孵化器等。
  
  老旧厂房是城市文化的“金山银山”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伴随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北京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在减量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朝阳区更是成为全国第一个部市合作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旧厂房的改造利用。
  
  将“加快工业厂房的功能转型和改造升级”写入朝阳区“十三五”规划,发起成立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近年来,从自发到自觉,朝阳区聚焦重点区域,打造典型园区,转型升级后的文创园近60家、改造建筑规模超过280万平方米。
  
  751园区与时尚“结缘”;铜牛电影产业园前身是北京铜牛京纺物资公司的库房,如今入驻的企业涵盖了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懋隆园区由始建于1964年的外贸三间房仓库改造而成,产业突出创意研发……
  
  “20年前,人们对老旧厂房的再利用,就是觉得放在那可惜,想快点租出去,有点收益就可以。”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主任丰春秋说,如今,明确的产业定位和聚焦,成为北京老旧厂房再利用的特点之一。
  
  不仅朝阳区,北京市也在加快老旧厂房的升级转型步伐:2017年12月31日,北京市印发《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
  
  统计显示,北京市腾退老旧厂房达242个,已经转型利用的老旧厂房占地面积601万平方米,正在转型改造的占地138万平方米。
  
  “老旧厂房转型利用的理念也在升级。”丰春秋说,入驻企业不在量多而在精,在品质、在效益。从“产业园区”到“文化园区”,各种文创园区正日益融入人们生活,成为城市生活中的细胞和要素,最后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更新。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新华社社评:迈向梦想成真的伟大时代——2020年新年献词
  • 迈向复兴——聚焦2019重大工程建设
  • 中国为什么能从“文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 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读懂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要点
  • 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重要里程碑——与会代表坚决拥护十
  •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迈向高教强国的法律保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