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及香港专家兰州共同探讨特殊教育“公平”与“脱贫”

时间:2016-10-30 13:5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新网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特殊学生就业率低”是台湾台东大学教授吴胜儒担忧的问题,29日他在兰州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称“帮特殊孩子找工作”为“脱贫”行动,“如果能够让特殊孩子毕业后有一份工作,那这个家庭就有救了”。
  
  当日,来自香港、台湾、北京、上海、黑龙江、广东等地的特殊教育学校专家学者,以及康复机构的100余名代表齐聚兰州,围绕“迈向公平优质的特殊教育”,探讨未来特殊教育的方向和对策。
  
  吴胜儒说,在台湾,从特殊教育学校高职部毕业的学生,有能力就业约占10%-20%,其余80%-90%则回归家庭。而在台湾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家庭76.2%属于低社会经济地位者,家庭支持力弱,加之要分担照顾家中的身障者,恶性循环结果让身障者家庭更显弱势。
  
  香港教育大学博士李萍英介绍,香港特殊儿童拥有平等入学的机会,但是该类专业教师人才欠缺;毕业之后的特殊学生工作机会很少,“政府目前还没有太多相关的配额政策,特殊学生一般会到社会企业、公司就业,但就业率非常低,这也是全世界特殊教育面临的困境。”
  
  特殊教育的公平性同样备受关注。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说,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仍存在着重视不够、观念陈旧、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城乡区域差距大、质量不高、不同类别残疾儿童教育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特殊教育资源短缺、专业化水平与融合度不高、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足不均等”。
  
  加大经费投入是中国政府对特殊教育实施“脱贫帮扶”的系列举措之一。程凯介绍,“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残疾人专项事业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五年将投入2.25亿元人民币为7.5万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投入1.63亿元人民币为27所中高等特殊学校(院)和特殊普通高中提供办学补贴和实训基地建设补贴。
  
  程凯说,将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不仅要让残疾学生都能“有学上”,还要“上好学”,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挖掘教育公平的新内涵。(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气象部门发布霜冻蓝色预警48小时内兰州等市州局地低温降到0℃
  • 兰州市殡仪馆4月23日起恢复群众祭祀、告别、守灵等治丧活动
  • 兰州:城关区小饭桌5月6日起逐步恢复经营
  • 兰州高三“一诊”结束一线老师划重点
  • 甘肃省兰州新区打造水阜河新生态助力城市建设
  • 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有序推进盾构机精准施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