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山区力畜变“宝贝”助村民告别“穷日子”

时间:2018-10-13 21:3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新闻网 点击: 载入中...
  甘肃榆中山区力畜变“宝贝”助村民告别“穷日子”
 
  
  曾被民众笑称为“穷山沟”的甘肃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大涝池村,凭借肉驴养殖,逐渐摆脱贫穷。图为兰州军区善后办主任张建胜(左三)考察该村肉驴产业。艾庆龙摄
  
  中新网兰州10月12日电(艾庆龙)驴,在农村多用做力畜。而在甘肃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大涝池村,驴在耕地的岗位上“离职”,转而成为村民告别穷日子的“宝贝驴”。
  
  大涝池村干旱少雨、农副业生产落后,属建档立卡贫困村。曾被当地民众笑称为“穷山沟”,年轻人纷纷逃离此地,仅剩老年人耕作于田间地头,勉强度日。
  
  如此“落魄”的山村却因养殖肉驴而重新焕发生机,甚至还成为了当地民众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中新网记者11日乘车翻越山沟,顺着盘山公路来到大涝池村,实地采访养殖肉驴给村民们带来的“红利”。
  
  
  图为大涝池村村民梁生财在养殖基地为肉驴添加饲料。艾庆龙摄
  
  在肉驴养殖基地,70岁的大涝池村村民梁生财添加完饲料,在旁观察肉驴吃草、饮水的状态,“在草料新鲜、无霉变的情况下,如驴低头,耷拉耳朵,虽吃草,但不喝水,就有可能患病”。
  
  “家家户户均将驴作为力畜养殖,谁也没有想到可以作为肉驴赚钱。”养驴经验丰富的梁生财告诉记者,坊间虽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一说,但养殖驴的周期长达3年,“养殖成本过高,对于庄稼汉来说,不敢想也不敢为”。
  
  2016年,作为大涝池村定点帮扶单位的兰州军区善后办,先后投入近200万元,援赠120头毛驴、修建2座容积70吨的饲料发酵池、3个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从肉驴来源再到饲养基础设施配置齐全,并与当地政府合作,帮助村庄建立合作社,同时,探索建立“合作社+企业”产供销链条,使合作社与当地餐饮公司达成长期供销协议。
  
  2018年5月,记者曾到访此地,当时的肉驴养殖基地虽初具规模,但尚未取得经济利益,村民们对于养殖肉驴之事多抱以观望态度。梁生财告诉记者,他当时也不知道养殖肉驴能有多少利润,“只知道干活总比闲待家中强”。
  
  大涝池村党支部书记梁延科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进一步壮大肉驴产业,兰州军区善后办又帮扶该村流转农户闲置土地300亩,用于马铃薯和肉驴饲草种植,旨在完善种养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结构。
  
  “7头肉驴收入近4万元。”梁延科介绍说,经过近3年的养殖,肉驴陆续出栏,经济效益渐显,“300亩的马铃薯预计可产20万斤,按市场最低价格,也可收入16多万元,村庄脱贫指日可待”。
  
  兰州军区善后办主任张建胜在考察肉驴产业发展时表示,经过帮扶,村庄肉驴产业初具效益,但不应满足现状,要按照“输血”与“造血”相统一的原则,多手段发展产业,“帮扶不仅是改变现状,更是让村民有能力改变未来”。
  
  除产业帮扶外,兰州军区善后办和当地政府还共同为该村建立了卫生医疗所,配备相关医疗设备,搭建远程医疗救助平台……此外,还实施了基础设置完善工程,实现水、路、电、网的全覆盖、全贯通。(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祁连山区:红外相机捕捉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大规模活动影
  • 甘谷山区困难学生收到6万元资助款
  • 【脱贫攻坚奔小康】充满生机的甘肃榆中浪街村
  • 【改革开放40年】皋兰县:产业扶贫拔穷根 山区处处是新村
  • 金昌宁远堡镇南部山区建成“火星生存模拟基地”
  • 情系山区爱心传递:庆阳市大爱无疆爱心协会走进麻王小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