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征俄惨败新解:主因是瘟疫而非严寒

时间:2013-03-29 07:13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杨孝文 点击: 载入中...



  19世纪时拿破仑东征俄国以惨败告终,出征时的60万大军仅剩20万人返回法国,这场失败宣告了拿破仑帝国走向灭亡。人们普遍认为,拿破仑是“败给了俄国寒冷的冬天”。然而,一位美国作家却在他的新书中将惨败归咎于“战争瘟疫”——斑疹伤寒。
 

乱葬坑尸骸揭开谜底
 

  事实上,拿破仑大军的命运早在开战前便已注定。1812年春天,60多万法国将士在拿破仑的率领下向俄国进发,大军规模超过当时巴黎人口总和。法军一路高歌猛进,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赶下台看似指日可待。然而,战争的号角远未吹响,便有一些士兵接连掉队,一头栽倒在路旁。他们是喝醉了?还是另有隐情?


  直到200多年后,真相才大白于天下:拿破仑大军中的第一批伤亡将士并不是对战事绝望的醉鬼,相反,东征惨败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这是美国作家史蒂芬·塔尔蒂(StephanTalty)在他的新书《光荣覆没:斑疹伤寒令拿破仑大军惨败的可怕故事》中得出的结论。


   在书中,塔尔蒂对拿破仑东征大军的医学史进行调查,详细说明了拿破仑惨败的各种原因。塔尔蒂称,拿破仑大军的覆灭不是由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造成的,也不能归咎于俄国寒冷的冬天,罪魁祸首是由虱子传播的斑疹伤寒。这是始于2001年的一项调查所得出的结论。那一年,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惊现有2000具尸体的乱葬坑。
 

拿破仑毫无怜悯之心
 

  最初,人们猜测这些人死于克格勃之手,或是在德国入侵苏联期间被杀的犹太人。不过,考古学家通过检查他们身上带有所属部队编号的皮带搭扣和制服扣子,最终揭开谜底:他们全部是拿破仑东征大军的士兵。研究人员从死者牙齿中提取了DNA样本。随后,在实验室对样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多具被匆匆掩埋的尸体上携带的病原体,与拿破仑时期所谓的“战争瘟疫”相吻合。


  塔尔蒂称,在东征俄国的第一周,每天就有6000人生病。比利时医生科克霍夫说:“患病人数以难以阻挡之势增加,他们跌跌撞撞,沿着道路艰难前行,许多人死在途中。”威斯特伐利亚步兵营指挥官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范罗斯伯格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拿破仑丝毫不在意有多少士兵倒在路边。”
 

饥不择食吃动物标本


  最初,拿破仑大军中的医生还坚信是“瘴气”在传播疾病,但不久以后,快速蔓延的斑疹伤寒便令他们难有招架之力。当时没人提出过细菌的概念,自然也就不会想到是士兵身上的虱子在传播疾病。恶劣的卫生条件也为虱子丛生创造了条件。


  受疾病传染的症状——高烧和难以忍受的头痛——最早要在10至14天内才会显现。不久以后,打冷颤和疲劳接踵而至。感染者全身上下长满疹子,浑身肿胀。他们身体越来越虚弱,最后连一杯水都举不起来。


  现在,医生可以用抗生素轻松治疗这种疾病。然而,除了放血、用草药,以及将葡萄酒、水和少许柠檬汁混合起来当药水外,拿破仑时期的医生别无他法。事实上,对士兵集体死亡,拿破仑的主治医生多米尼克-让·劳瑞也想搞清楚其中原因。但他最终的结论无非是连日下雨、身体疲劳和杜松子酒变质。等到兵临莫斯科城下,法军早已军心涣散。


  1812年10月19日,拿破仑下令撤退,在返回法国的路上,挨饿受冻、发着高烧的士兵如僵尸般一个个倒在维尔纽斯的路上。为了寻找食物,有些人饥不择食,连那些从维尔纽斯大学实验室找到的一些浸泡过甲醛的动物标本也不放过。返回巴黎后不久,拿破仑发布公告,试图消除帝国民众中蔓延的恐慌情绪:“陛下的健康从未像现在这么好过。”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