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超女”选秀

时间:2011-12-27 13:24来源:读友报 作者:轶名 点击: 载入中...
 1934年,是上海流行音乐界非常热闹的年份。这一年,以此剖面来观察当年的生态,人们耳边似乎不断响起袅袅余音,让人们领略到上海这座不夜城之鳞爪。

  1934年,是上海流行音乐界非常热闹的年份。那时电台邀请歌星演唱已成流行趋势,“播音歌星”应运而生,上海《大晚报》专门开辟了“今日精彩播音节目”专栏,每天都预报活动进展。这个活动颇似如今的“超女”“快男”,虽不及今日选秀之声势浩大,却也算中国流行歌坛的第一次歌星竞选。

  白虹与周璇的PK

  正式竞选是从1934年5月26日开始,到次月14日结束。竞赛一开始,白虹与周璇就一马当先,十八天的竞赛,两人互有先后。6月14日《大晚报》第五版公布了竞选结果,第一名“歌后”由白虹获得,9103票;第二名“金嗓子”周璇,票数是8876票;第三名汪曼杰,8854票。

  那时,15岁的白虹如日中天,是真正意义上的票选“歌后”,她是“明月社”的台柱,黎锦晖手下的得力干将。三年前,“明月社”在北京招考,主考官黎锦光就选中了白虹,把这个活泼靓丽的女孩带到了“十里洋场”,并最终成名。在“明月社”的日子里,大家一起演唱、一起生活,这让白虹和自己的老师黎锦光陷入热恋,并在两年后正式结婚。可惜这段婚姻与严华和周璇的姻缘一样,并没有白头到老。解放后不久,白虹与黎锦光分手,回到了北京,成了话剧演员。

  1934年的周璇14岁。虽然只比白虹小1岁,但是因为进“明月社”也晚一年,成名也晚一点,所以只能是王人美、白虹等人的“后辈”。然而,这个“后辈”后劲十足,经过这次竞选,“金嗓子”声名远扬,之后逐渐成为真正的歌影两栖巨星。这个时候的周璇还没有开始演电影,不过她在歌唱上的天分和甜美的容貌早已引起电影界的关注。

  1934年对另一位歌影两栖明星王人美来说,也很重要。由她主演并演唱主题曲、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让王人美达到演艺事业的最顶峰,6月14日《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盛况空前,连映84天,日日座无虚席,创卖座率最高纪录。1935年20岁的王人美与当时的影帝金焰恋爱成婚,一度被媒体追捧为“金童玉女”。令人遗憾的是,两人终究未能长相厮守。而当这段婚姻结束后,王人美的演艺事业也跌入低谷,她的天后地位逐渐被周璇取代。

  歌舞厅里的黎锦晖

  1934年,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摇篮的明月社,在解散休整了一年后,又重起炉灶。在黎锦晖的召唤下,原来的班底又重回明月社的怀抱,但是不少知名演员已经签约电影公司。这时,由于电影业的迅速发展,很多歌舞演员都已以电影表演为事业重心,电影插曲也成为歌曲流行的重要通道。虽然黎锦晖不惜拿出自己的稿费、版税填补窟窿,最后也没能拯救明月社。

  从1932年百乐门建成开始,歌舞厅逐渐成为时髦,1934年,黎锦晖应杜月笙之邀,为即将开业的扬子饭店舞厅组建了一支完全由华人乐手组成的爵士乐队,这是中国乐坛第一支华人爵士乐队,黎锦晖还为乐队提供乐谱和歌星伴唱的歌曲,并编写舞曲。一时间,他在上海舞厅华人乐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自此,一大批歌手也随之在舞厅中成长,歌舞厅正式成为电台、唱片、电影插曲之外,流行歌曲传播的又一途径,也是歌手成名的又一渠道。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我们的节日|端午,那些人,那些味道
  • “天下第一鼓”的前世今生
  • 民国年间的小学生
  • 十八条扁担的故事
  • 《诗经》:情感沉淀为标本 “思无邪”归于“人”
  • 这样的纸坊沟,还有多少平凉人记得?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