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阿富汗改“善”几何?

时间:2011-12-28 16:29来源: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对于阿富汗普通民众而言,十年战争中,他们所关注的或许不是政治进程,不是战事进展,似乎也不是美国宣扬的“民主化”,而是切实存在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环境,简单地说,生存是否更加简单。

    对阿富汗民众生活的改变,长期驻守阿富汗、在阿富汗民众间调查的非政府组织或许更有话语权。

    软件与硬件

    “重建”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自然灾害后需要重建,人为战争后更需要重建。在阿富汗战后重建过程中,美国承诺的援助不绝于耳,数以十亿、百亿计美钞流入阿富汗。但在非政府国际援助组织眼中,这个国家被战争撕裂的健康和教育服务系统依旧处于半瘫痪状态,“亟待改善”喊了许多年。

    不得不承认,在硬件方面,医疗和教育系统正在逐步恢复。一家又一家医院诊所在设施修复后正逐步恢复服务,学校也开始接纳新学生,最惹人注意的教育改观在于,女孩儿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塔利班当政时期是个不可僭越的禁忌。

    然而,医院缺药,学校缺课本,两大系统缺少人力资源,却是不争的事实。

    阿富汗非政府组织“阿富汗救济协调机构”7日发布报告说,尽管教育和医疗两大体系在过去十年获得总计57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但总体而言,两大系统依旧脆弱不堪,无法达到正常运作、符合需求的标准水平。

     承诺与现实

    安妮·加雷拉是“阿富汗救济协调机构”主管。在她看来,“美丽的承诺和残酷的现实之间,差距太大”。

    外界承诺的援助资金通常会占据媒体的头条,显眼的数字通常要占据偌大的版面,但在数字和承诺背后,“是阿富汗民众在缺医少药诊所内煎熬挣扎的苦难,是阿富汗孩子入了学却没有教师和课本的荒唐”。

    阿富汗公共卫生部数字显示,2001年,有就医条件的阿富汗民众比例只有9%,而如今,这一比例提升至80%。

    “阿富汗救济协调机构”在阿富汗14个省的走访调查发现,有就医条件并不代表就能获得救治。一些诊所常年关门,一些医院设备陈旧,医生整体素质低下,误诊致死时有发生。

    在接受访问的430名阿富汗普通民众中,有一名女子的境遇似乎是阿富汗医疗系统的一张写真照。由于无力支付15美元的接生费用,一名临产的女子被一所医院无情回绝,她最终在一处偏远的村庄产下一个死婴。

  质量与数量

    往往,质量只能代表良心,数量却可以代表成绩。

    多家非政府机构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73%的阿富汗民众对现有教育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表示反感。

    一名从事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的阿富汗人描述,外部援助往往看似是一只由五彩缎带包装的礼盒,里面却是毫无实质空空如也。

    “阿富汗救济协调机构”建议,相比一处又一处地修建基础设施,培训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服务对于阿富汗人而言更加关键。

    一家国际人权机构几天前发布声明说,阿富汗政府和主要国际援助国没有实现当年对阿富汗人的承诺,特别是在消除性别歧视方面,阿富汗妇女在例如司法、执法、安全等部分领域的权利“甚至不如从前”。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二十四节气大型纪录片《四季中国》 | 第十三集 立秋
  • 十八条扁担的故事
  •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琼排在最后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 致远舰最后十分钟:舰体剧烈爆炸 船员烈火中坚守
  • 孙中山宋庆龄牵手十年的爱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