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上一则“北川地震遗址设岗收费”(2)

时间:2011-12-28 19:27来源: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第五,释奠礼仪节的设计应该充分尊重传统。曲阜祭孔大典创新的成分比较多,传统仪节保留得比较少。从整体来看,曲阜祭孔大典的仪节设置很难说有什么内在的层次性和关联性,给人以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的感觉。一开始就来了九次献花仪式,有悖于“礼不欲数”的精神,几乎成了官员人等的走台仪式。而且从始至终都只是献花,最后社会各界献花环节更是一片混乱,甚至有人边走边摄像。这些都是极不合礼的,应该彻底改观。另外,参与祭祀人员服饰缺乏系统性规划或要求,显得杂乱无章。在礼仪的细节上,曲阜祭孔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聊举两例:比如抬花篮的工作人员居然用正步走。且不论献花篮是西化的做法,仅就行走的方法而言,我国传统礼仪对不同场合的步法有非常细致的合乎人情、物理的规定,主办方未能充分参考,又如祭文中说“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然而当天曲阜分明下着细雨,怎么能说是“玉宇澄清”呢?行礼要达到威仪可观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所有的细节,否则必然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第六,在仪节的设置上,应该增加讲经的环节。自古以来,释奠就与讲论儒家经典紧密相连,皇帝、皇太子释奠讲经,史不绝书。《大唐开元礼》中的释奠礼就明确设置了讲经环节。这种仪节在日本一直延续到今天,如2009年4月,日本“斯文会”第103届祭孔典礼上,著名教授田部井文雄讲解了《论语·子罕第九》“颜渊喟然”章。典礼结束后,又有学者在“斯文会馆”讲堂发表题为“孔子庙国际化之旅”的专题演讲。今天,我们尤其应当重拾释奠讲经传统,以丰富释奠礼的内容,增强释奠礼在文化传播、普及方面的作用。

  第七,祭文应当固定,不必年年撰写。古代释奠礼,祭文基本是固定的,仅将岁月干支依时变更。《大唐开元礼》等历代礼书都有明确的范文。应该沿用古来惯例,参考历代祭文,撰定蓝本以推行开来,没有必要在祭文的撰写上翻无谓的花样。

  或许有人会指责我们是在复古。其实,无论是谁,都没有能力复古,也没有必要复古。时代在不断发展,但通过某些原汁原味的仪式,来保留一些历史的记忆,继承悠久的文化遗产,则是十分必要的。每届奥运会,都会在雅典举行采集圣火的仪式,其仪节、服饰、祭司、修女、橄榄枝等无不忠实于千年以前的样态,人们由此目睹了原生态的希腊文明,进而心生崇敬之意。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听说有人指责希腊人这一行为为复古。恰恰相反,人们都对保留了如此辽远的历史画面的希腊人民表示由衷的敬佩。

  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释奠礼至今犹在中国大陆、港台、韩国、日本、越南,乃至美国等地举行。笔者衷心地希望我们的祭孔大典不断完善,能够以全新的气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短租婚房遭劫”折射监管短板
  • 佛音歌者印能法师:梵呗音乐传承离不开互联网
  • 网络语言别拿低俗当个性
  • 科幻阅读的春天在哪里
  • 网上骂人就该是一门风险活
  • 阿来阆中代言“读好书” 称互联网不是阅读的敌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