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北斗七星”葬式揭秘

时间:2012-02-25 11:48来源:读友报 作者:轶名 点击: 载入中...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明定陵1956年5月开始挖掘,1957年打开地下玄宫,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但是万历皇帝的葬式为何采用“北斗七星”式,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近日,在“世界文化遗产论坛”上,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论文,首次揭开了万历皇帝的葬式之谜,并揭开了明代帝王均为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北斗七星”葬式。

陵墓布局与“天象”有关

据王秀玲考证,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紫微垣对应的是人间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极星北斗又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自称“真龙天子”,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视皇位为“天位”,并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天联系在一起,每当天空有变化时,他们便“自省”,认为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基于这种思想观念,他们将死视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也就意味着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孝陵,主要建筑走向就呈“北斗七星”式布局。孝陵反映的是陵寝地面布局(因地宫未发掘),已发掘的明定陵地宫的布局即是仿生前皇宫模式,也是源于天象。在古代基于原始的宗教思想,皇帝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在,并且和活人一样,有饮食起居等各种要求。基于此,历朝帝王的陵墓大多反映着其生前所居宫室的某些形式和特点。
除此之外,在陵墓选址上也与天象有关,陵址的前后左右要有山,象征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以山象征天上的星座,而皇帝的陵则位于星座之间,自然皇帝也置于天宫之上了。

“北斗七星”式墓葬最能“聚气”

从古代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式最能够“聚气”。
王秀玲说,古人对天体有一种神秘感,认为北斗七星具有避邪功效。如河南西水坡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发现墓主人东西两侧和脚下分别塑龙、虎和北斗天象图。古人还把它刻在避邪剑上。其奥秘在于北斗七星的形状恰为一个巨大的聚气的S形。
皇帝选陵址要选能“聚气藏风”的地方,选择标准是山环水抱,因为山环水抱必有气。在风水学中,用“曲则有情”来形容水和路的吉祥。山脉的起伏呈S形,河流则更明显,总是蜿蜒曲折。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选址及设计是与古代的风水理论相合的。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皇帝也如此。帝王死后,也需要生气、聚气,“北斗七星”式这种S形葬式能够生气、聚气,有了生气,就有了万物,预示着子孙万代繁衍旺盛。如果依此而论,帝、后的葬式源于天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秀玲认为,朱元璋采用天象来设计皇宫、帝陵。他的思想肯定要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明十三陵所葬都是朱元璋后代,在陵墓选址和规制上均效仿明孝陵。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孙,又身为皇帝的朱翊钧的葬式“源于天象”也就不奇怪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61年前珍贵视频!揭秘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 张仲景的“五石汤”竟然藏在凉州
  • 铁道游击队:插入敌人心脏的铁路“钢刀”
  • 为啥明朝总招黑,一副好牌让老朱家给打臭了
  • 文天祥就义秘闻:时人写“生祭文”催其速死
  •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正确认识历史 创造美好未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