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草帽下的新蓬皮杜

时间:2011-12-28 01:24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巴黎:草帽下的新蓬皮杜(图)
草帽下的新蓬皮杜

  核心提示:梅斯蓬皮杜新馆,屋顶貌似中国草帽,树立起巴黎之外最负盛名建筑艺术标杆。

  像许多新落成的地标性建筑一样,设在法国东部小镇梅斯的蓬皮杜分馆——梅斯蓬皮杜中心,也有着异常大胆前卫的造型。这座花费了6900万欧元,历时7年竣工的展览馆绵延着一片长约18公里的巨大屋顶,完全由木结构支撑,辅以多层网状结构和白色的玻璃纤维,从远处看,就像“戴”上了一顶俏皮的草帽。

  因为外形的可爱和张扬,在实物建成之前,梅斯馆就已经声名鹊起了。这让包括梅斯馆馆长劳伦·勒邦在内的许多人都长吁了一口气。勒邦无法忘记老蓬皮杜竣工时给巴黎带来的冲击。

  1977 年,伦佐·皮亚诺、理查德·罗杰斯和弗朗科尼的设计几乎让沉寂的巴黎瞬间沸腾了起来。整个蓬皮杜就像被扒光了的一堆骨架,外露的钢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全部 裸露在外,蓝色的空调管、绿色的水管、黄色的电力管、红色的自动扶梯……整个结构被人戏称为“市中心的炼油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反巴黎传统的地标 性建筑受到了当地人的口诛笔伐。最后,每天2.5万的人流量才逐渐平息了蓬皮杜的争议声。

  30多年过去,梅斯的小蓬皮杜向人们证明了“离经叛道”并非聚焦目光的唯一手段。从去年5月开幕至今,它可爱小巧的造型已经为梅斯赚取了足够的目光,并树立起了巴黎之外最负盛名建筑的标杆。

  “我们本期待第一年有25万的人流量,事实上,我们迎来了80万观众。”勒邦说。

  巴黎之外的艺术分支

  十多年前,当建造小蓬皮杜的想法被提出时,理由很简单——蓬皮杜文化中心四大机构之一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共有7000多件展品,但整个蓬皮杜展区最多只能容纳3000件。作为一种空间上的延展,小蓬皮杜有利于筹划更多的展览。

  2000年,时任蓬皮杜馆长的让·雅克·阿亚贡提议在外省建立一个分支机构。不知名的边陲小镇梅斯脱颖而出。三年后,法国文化交流部通过了建设“蓬皮杜中心梅斯分馆”的提案,令其作为蓬皮杜中心的姊妹馆,这也是法国国有大型文化机构在巴黎之外设立的第一个分支。

  有人说,花落梅斯,因为它是阿亚贡的家乡。参与该项目的勒邦则表示,梅斯选址原因很直接,“我们去了里尔、蒙彼利埃,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只有梅斯的市长愿意为这个项目埋单。”

  梅斯所处的洛林大区与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交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小镇先前主要以矿业为支柱产业,随着采矿业的逐渐萧条,地区经济逐渐衰落。而梅斯蓬皮杜也许是一个振兴该地区经济的契机。

  梅斯馆的建立同时也暗合了法国政府“文化分散”的战略。所谓文化分散政策就是将文化活动、资金和设施分别分散到全国各地,而不是集中在巴黎。希拉克总统于1995年上任不久便宣布了在他任职期间,不在巴黎开工大型文化工程。紧接着,文化部也宣布今后十年中,政府2/3的文化投资用于外省,重要的文化设施大部分建在外省。

  时下,著名展览馆建设分支机构已不是新鲜的举措。1993年,泰特美术馆在英国西南小城圣艾芙建立分支;1997年,古根 海姆分馆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建成。弗兰克·盖里的仿若群雕般的建筑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从而带动了该城市旅游业的极大发展,“毕尔巴鄂奇迹”就此成为 了文化复兴经济的代名词。

  在法国,除了梅斯馆,卢浮宫博物馆也计划在小城朗斯建立一个分支机构,新馆预计耗资1.5亿欧元,将于2012年开放。

  建筑和展览

  从建筑本身来看,梅斯馆就值得炫耀。一踏出梅斯车站,人们就会瞥见那顶巨大的遮阳帽顶棚,这是日本建筑师阪茂受中国竹编帽子启发而来的灵感。

  梅斯馆的基本外形是一个六边形,屋顶用覆盖了玻璃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的木质框架构成。在外部支柱的支撑下,屋顶并没有紧靠顶部墙壁,而是让外部空气自然地流动于馆内外。 (责任编辑:鑫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