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在英法日寻找辛亥革命遗迹

时间:2011-12-28 01:45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游走海外三国,看孙中山先生及革命义士为理想奔走的脚步与遗迹,探寻那段百年前的历史岁月。
伦敦华裔开的餐馆墙上挂着孙中山的画像伦敦华裔开的餐馆墙上挂着孙中山的画像

  >>英国篇

  伦敦9个月萌生“三民主义”

  “伦敦蒙难”后孙中山暂留伦敦,这也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伦敦蒙难”使孙中山开始在世界上享有声誉,这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蒙难后在伦敦长达9个月的停留,是孙中山革命生涯中享受的难得的“闲适”时光。也正是这9个月时间里,孙中山通过图书馆读书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的实际考察,初步形成民生主义思想,加之以前已有的民族、民权两主义,“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不仅如此,他也结交各国朋友,其中很多人成为孙中山日后革命生涯的坚定支持者。

康德黎先生康德黎先生

  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也是记者一行重要的采访地之一,伦敦蒙难之后的孙中山主要会在三个地点间走动:葛兰旅社、大英博物馆和康德黎家。

  “伦敦蒙难”后,孙中山意识到潜在自己周围的危险,他要何去何从?经过权衡,他选择暂留伦敦。这也成为孙中山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伦敦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主要在葛兰旅社下榻。葛兰旅社英文名为GRAY’S INN,位于伦敦牛津街,与大英博物馆相距不远,孙中山多会步行到大英博物阅览室读书。

  2011年4月15日,葛兰旅社所在之楼至今仍在。旅社乃四层楼房,灰色砖墙统一配白色窗子。房间附近便是一个面积在几百平方米的小花园。尽管牌子仍在,但主要功能已有所改变,200多个房间都租给不同公司使用,在每幢楼的主门内,都能看到详细的入驻公司名称。

  在英国期间,孙中山主要会在三个地点间走动:葛兰旅社、大英博物馆和康德黎家。1896年12月4日,孙中山正式开始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读书,他通常在上午9时或10时进入图书室,下午两点至附近的金谷面包公司午餐,餐后又回图书室继续阅览,至下午7时或8时才离院回旅社或至康德黎家。

  也正是在这短短的9个月中,孙中山通过略显单调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民生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更是结交了不少革命朋友。

  苦读:

  很注意研究各国的宪法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不巧的是,记者前来博物馆采访时,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正在维修中,工作人员告知阅览室要延续到2014年才能重新开对外放。

  大英博物馆也因其图书馆著名,这里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许多参观者来寻找马克思当年常坐的座位。在图书室里,曾经有诸多享誉世界之士在此阅读、学习,其中包括马克思,也包括列宁。

  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孙中山“很注意研究各国的宪法”,阅读欧美一些国家的政治、军事、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著作。孙中山的老师康德黎这样记述:“他不停歇地工作,阅读有关政治、外交、法律、军事、海军的书籍;矿业、农业、畜牧、工程、政治经济等,用了他主要精力,并且细心和耐心地研究。”

  在阅览室中,除借阅图书杂志外,孙中山还会在里面撰写文章,里面毫不喧哗,更宜阅读或写作。康德黎曾对人说,“孙逸仙在伦敦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浪费过时光,他时时都在工作”,用孙中山自己的话说“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除了到大英博物馆借阅图书外,他还不时前往南甘新顿博物馆、石室图书馆、宪政俱乐部、康新顿帝国学院等处查阅资料,进行调查。

  当时,美国亨利乔治的《单一税》、《土地问题》、《我们的土地与土地政策》以及《进步与贫穷》等书均已在英伦流行,孙中山曾花费诸多时间阅读这些译著。这些书对他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此时开始厘定的“民生主义”,就是在亨利乔治学说基础上奠定的。17~19世纪,单一税制曾经为欧洲国家一些新兴资产阶级学者所提倡。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 吐蕃艺术珍品大展在敦煌举办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广州举办
  • 生活在芦苇水泽间的麋鹿
  •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琼排在最后
  • 蓟丘到底在哪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