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唐玄宗外国姬妾

时间:2012-04-12 11:42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解宓 点击: 载入中...

 



西安发现的唐代石刻“胡旋舞”



今人表演的“胡旋舞”





  迄今为止,很少有人知道唐玄宗有一个外国姬妾。在开元天宝时期“后宫佳丽三千人”中,有位来自中亚曹国的外国女子,名叫“曹野那姬”,曾经成为皇帝一度迷恋的姬妾。这并不是历史学家茶座品茗“戏说”古人,或是在百家讲坛里标新立异制造“传闻”,而是经过三代历史文物学者长期考证,终于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水落石出地揭开了其身份真相。

  翻开史书可以知道,唐玄宗总共有29个女儿,30个儿子,记录在案的皇后嫔妃则有20多人,还有一些嫔妃失传,其中最令人感到蹊跷的就是“曹野那姬”。

  《新唐书》《酉阳杂俎》和《唐语林》都记载:唐玄宗的女儿寿安公主是由“曹野那姬”生育的,曹野那姬的出身来历没有介绍,甚至连“美人”、“才人”等低级封号都没有。史书只是说曹野那姬怀孕九个月就生下女儿,按古人说法不足十月,因而唐玄宗不喜欢,“恶之”,起小名为“虫娘”,他让虫娘穿着道教的羽衣服在宫内道家坛观消灾趋吉。玄宗退位成为太上皇时,虫娘历经周折才被唐代宗李豫封为寿安公主称号,最后以皇家公主身份出嫁。后来此事衍生传出宫外,作为奇闻怪事收进了民间笔记和官方史书中。

  千百年来人们对“曹野那姬”这样的人物记载往往忽略不究,湮没史海。随着考古文物资料的不断出现,旧史新证存在着重新审读、重新阐释的空间,所以对“曹野那姬”这类女性有了新的认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罗香林先生首先提出“曹野那姬”这一人物考证,他在1966年出版的《唐元二代之景教》中论证了自己在广西桂林唐代西域人摩崖题刻中发现“安野那”的名字。因为景教是早期基督教的一支,曾在中亚西域地区布教流传,所以罗香林最先将“安野那”与“曹野那姬”做了对比联系,从胡名释义对音方面将“野那”与《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的“女先知亚拿(Anna)”勘同,认为“亚拿”与“野那”发音相似,推论曹野那姬其有景教信仰,可能是寓居桂林之景教信徒或景教道友。但罗香林的这一研究推论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回应。

  近年来,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承接此考证进行补说,他认为唐玄宗后宫那个“曹野那姬”,虽是寿安公主的生母,但来历不明,看似胡姓胡名,究竟与长安酒家的胡姬有无关系,至今还令人困惑,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找出答案。蔡鸿生进一步从曹野那姬母系血统考察,解释其女儿小字“虫娘”寓有深目高鼻“黑甲虫”(胡蜣螂)之意,推测其外来胡人面貌非常清楚。此说虽未能成为定论,但曹野那姬身世之谜却由此成为关注的焦点。

  最近,文物出版社总编辑、博士生导师葛承雍教授作为第三代中外关系史研究者,又在2007年第4期《中国史研究》发表了《曹野那姬考》一文,他认为“野那”二字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求证线索,对于查清“野那”是什么语言人名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葛承雍在前两代学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研究结果:

  第一,吐鲁番出土文书证明“曹野那姬”名字,是粟特语“最喜欢的人”。

  “曹”姓是“曹国”人入华后在改用汉姓时所经常采用的通例姓氏,曹国发源地在今泽拉夫河以北(横穿撒马尔干),地跨今天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曹氏作为入华或居住在中国境内最常见的中亚粟特人姓氏之一,有着清晰的自己语言的音译名字。曹野那姬的名字无疑是汉文转写,“野那”二字明显是粟特人常见的称谓名字,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有曹延那(Yānakk)、曹野那(Yānakk)等人名,与桂林西山石室唐代景龙三年(709)安野那(Yānakk)题名吻合,其粟特语原意都是“最喜欢的人”。男女均用此名说明人们对俊男靓女的赞美。尽管粟特人起名细节无法考证,但敦煌、吐鲁番文书所揭示的“曹野那”等粟特人名,证明《新唐书》记载的“曹野那姬”史料是经得起核实、靠得住的。

  第二,曹野那姬名字没有改变胡音,说明她汉化不深,不是入华胡人的后裔。

  一般来说,如果外来粟特人在取名习尚上多用汉名,则说明汉化已经很长很深,那就很难判断她是否是粟特人了;如果是发音古怪或意义不清的名字大概可以认为是外来词的音译。曹野那姬的身份来历,虽系宫闱秘事,史书记载只是寥寥几句,但根据历史文献的线索以及保持粟特语文化的名字,证明她入华时间不长,尚没有汉化,还不是入华已经很久的胡人后裔(即土生胡)。

  第三,曹野那姬可能是开元年间曹国进贡的“胡旋女”。

  随着近年来对外来文明的研究,中外学术界认为中亚西域女子入华无非有三条可能途径:

  一是来源于中亚粟特人进贡的“胡人女子”或“胡旋女”。中亚各国胡人与唐王朝正式交往经常通过“贡”与“赐”作为手段,进献名宝、殊玩、异品、马豹和胡旋女子。

  二是来源于丝绸之路上的胡婢贩卖。唐代龟兹和于阗都置有女肆,西州继承高昌遗留下来的奴婢买卖市场也非常兴盛,尤其买卖胡人奴婢特盛,吐鲁番文书中有买婢市券记载为明证。同民族的兴生胡是胡人奴婢主要贩卖者和经营者,为了市易取利,他们往往将本族同胞女子转手倒卖。

  三是来源于长安粟特胡人聚落的粟特女子。中亚胡人流寓迁居长安者较多,特别是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胡商,常常以长安为贸易中转目的地,他们开设铺肆,经营牟利,一般皆有家口寓居长安,出现有“土生胡”的“曹”姓胡人女子也不足为奇。皇家梨园中如曹保保、曹善才、曹纲等传承三代的胡人琵琶世家,其女子也有可能被选入后宫。

  对比分析以上三条,葛承雍教授认为曹野那姬最有可能是开元年间曹国进贡的胡旋女,作为“最喜欢的人”,能歌善舞、仪态万方的漂亮女子才能进入后宫,有着面见皇帝的机遇。唐玄宗时期后宫弥漫着外来的胡风,故曹野那姬通过“胡旋女”这条捷径赢得皇帝的喜爱进入后宫的可能性比较令人信服。

  葛承雍指出,在唐玄宗后宫倾国倾城佳丽众多的背景下,存在许多让现代人惊奇的胡音胡风,被遮蔽的真相远未大白,但曹野那姬作为一名来自外域的女子,其胡貌深目高鼻肯定非常引人注目。她很有可能就像唐代壁画中描绘跳舞的胡旋女一样,“身轻入宠尽恩私,腰细偏能舞柘枝。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她进入后宫不仅迷倒了风流一世的唐玄宗,演出了一场中外男女浪漫史,而且生有一个名叫“虫娘”的混血女儿,后封为寿安公主。因此,这段史实被纳入了民间笔记和官方史书,足可以写一部经典的中西交流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我们的节日|端午,那些人,那些味道
  • “天下第一鼓”的前世今生
  • 民国年间的小学生
  • 十八条扁担的故事
  • 这样的纸坊沟,还有多少平凉人记得?
  • 古代皇帝每顿饭吃什么?为何有的菜不敢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