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冤死刘洎永不平反 只因要维护朝廷正面形象

时间:2012-07-20 15:31来源:《历史何其相似》 作者:宋燕 点击: 载入中...


 

李世民时期,有个叫刘洎的大臣,曾经很受重用,后来进入决策圈,成为常委之一。他一定是欠了人很多的钱,因为一直有人盯着他找他的纰漏。


李世民带兵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国内事务由接班人——太子李治管理,刘洎被安排做他的助手,摄理财政部、组织部、教育部等多个核心部门的业务。李世民临走前,向刘洎托付大事:“国家安危就在你一身,相信你明白我的心意。”


这几乎是托孤了,因为亲征毕竟存在风险。刘洎也明白其中深意,很受感动,慷慨激昂地表示:“陛下放心,这边如果有高级干部违法犯罪,我一定杀了他!”这话太高调了,以至于李世民对此话印象深刻。


不久后,李世民班师回朝,路上就患了病,据说是生疮化脓,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刘洎跟着太子赶去探班,出来后刘洎对同事们——其他高级政客表示:“皇上病情沉重,令人忧虑。”当即就有人把这话告诉了李世民,并加以润色:“刘洎说您病重,他的机会来了……他他他,他要把我们都杀了啊!”


这些说法太让李世民耳熟了,他几乎立刻就相信了。为了保证不错抓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他又问了另一个大臣马周,问此事是否属实。不知道马周是不是刘洎的债权人之一,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飞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李世民立刻表示“好,我明白了”。病好后他很快下诏宣称:“刘洎暗中窥探我的病情,打算趁我万一……图谋不轨,且要屠灭政府高官。”然后,逼刘洎自杀了。


这事,英明伟大的李世民很快就琢磨过来自己搞错了,不过他什么也没说。


时光荏苒,很快,李世民就过世了,第三代领导人上岗。六年后,刘洎的儿子上访上到了领导核心李治这里。要不要平反呢?李治征求大家的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刘洎的确冤枉。正在翻案有望的时刻,一个叫乐彦玮的人站出来反对,他说:“刘洎是帝国高官,今天如果给他昭雪,岂不是表示前核心用刑失当?”


这振聋发聩的意见一下子震醒了核心李治——这可不是一个人冤枉不冤枉的问题啊,这是关系到朝廷形象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啊!


于是,此事再也不提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