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西方人根本不懂中国书法

时间:2013-07-15 10: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宋宇晟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     (据中国新闻网)      "世界艺术史的差异"讲座暨《詹森艺术史》新书发布会13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詹森艺术史》翻译项目主持人朱青生从书中没有涉及中国艺术讲起,分析了中国艺术的现在与未来。

 

 

  没有中国艺术的"艺术史"

 


  "这本书原名叫《艺术史》,但是你打开这本书,发现这本书里没有中国艺术史。"朱青生说。


  朱青生指出,没有提及中国艺术恰恰由于作者知识的拓展和学术的严谨。他举例说:"中国有种艺术很伟大,叫书法。但是按照西方艺术的理论,无法对书法做出分析和解释。如果用西方理论解释,就会违背书法的本质。"


  在朱青生看来,世界各地艺术史存在差异,艺术也存在着不理解性。他曾策划欧洲文化年中的中国书画展"再序兰亭",将《兰亭集序》等中国古代书法名作带到欧洲展出。但他觉得,欧洲人根本不懂中国的书法。他说:"我看到来参观的欧洲人都带着迷惘的神色。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去讲,但他们只不过是在迷惘的神色上又多了点好奇和无望。"

 

 

  为西方人继绝学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说,西方人要看懂中国书法至少还要一百年",相比之下,"我们的艺术好像变成了西方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延续",朱青生说。


  曾作为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总撰稿的朱青生谈及当时的感受,表示"心里很纠结".他说:"中国人有一个伟大的抱负,叫做'为往圣继绝学',凡是别人不做的,我们就继承下来。比如现在卢浮宫绘画的方法,欧洲人不做了,但我们中国的美术学院全部在画。我们为他们继绝学,我们变成了其他文化的继承者!"


  不过,朱青生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继承,他略带调侃地说:"当然我们能继承也很好,因为有很多文化,人都死绝了。"

 

 

  中国的绘画就是书法

 


  朱青生认为,中国艺术在宋元之交就走上了与西方艺术完全不同的路。他说:"宋元之交,赵孟頫有一幅画上题诗,说的是画石如草书,画木如篆书,画竹要像隶书。这就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变化。这次变化是以损失形象为代价的。所以中国后来画画,画的像不像不重要了。"他还举例说:"像八大山人,他画的鸟都是歪的。但问题在于,创作都是书法,画出来是什么东西就不重要了。"


  朱青生指出,人的存在怎么通过一个痕迹传达出来,这是艺术一个极高的境界,中国人在宋元之际就解决了。他说:"大家可以简单地这么理解,中国从此之后没有绘画,中国的绘画就是书法。"

 

 

  如果书法作为艺术的中心

 


  在朱青生看来,除了有西方的艺术史外,应该有像中国这样的艺术。他说:"也许书法本身不能构成历史,但我们会发现,人类的艺术原来并不都是要画成画或做成雕塑,可能在一笔中间就表达了人类的全部。"


  如此看来,《詹森艺术史》开头就是一个偏执的错误。朱青生指出,在书里,艺术的起源是从壁画的野牛开始,因为作者把艺术看作再现的工具、象征的符号,那这只野牛就是希腊的传统。他说:"如果按照西方的观点去做艺术史,那艺术史就从一只野牛开始。"


  朱青生认为,如果我们把王羲之的书法看成是人表达的一种痕迹,如果人的一种痕迹都可以成为艺术的话,那么这样的痕迹会更早。艺术的产生不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公元前3万年前,可能在公元前30万年前。他说:"如果我们用书法作艺术的中心,艺术可能是另一种解释,人为的痕迹和内在的表达会成为艺术起源。艺术本来可能什么都不是,当人存在的时候,艺术就存在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朱青生:需要当代艺术就是要激发创造力
  • 西方人认为李白就写月亮 杜甫是写大众的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