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阿妈

时间:2013-07-28 09:42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宏荣 点击: 载入中...

采茶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夜晚,独自坐在书房里品读朱自清的名作《背影》,使我又想起那可敬可爱的彝人阿妈。彝人阿妈生活在云贵高原滇中武定大地那气势磅礴的金沙江南岸的故乡阿拉彝寨里,勤劳的彝人阿妈是地地道道的山乡农民,她一辈子无怨无悔地勤耕在故乡那片红土地上,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汗水洒落在故乡的天地里,使故乡的那片天地更加美丽富饶。而今,虽然我走出了故乡阿拉彝寨在城里生活,但我那可敬可爱的彝人阿妈声影总在眼前挥之不去,彝人阿妈在故乡天地里勤耕的声影时刻在我脑海中闪现,我用自己的笔讲述几个彝人阿妈声影的故事,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故事中,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山乡彝家女人顽强抗争的精神。

 

 

  知 足

 


  我的童年是在故乡阿拉彝寨里度过的,每天不变的旋律就是阿普舅那悠长粗犷的牛角号声,那牛角号声就是故乡彝人们有声的命令。早晨,每当听到那熟悉而又有些威严的牛角号声响起时,生怕落伍的彝人阿妈,就一头冲出那低矮的木愣房里,然后匆匆忙忙地向牛角号声传来的方向赶去,去接受生产队长阿普舅对一天劳动的安排。夜晚,彝人阿妈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吃过一碗黄灿灿的包谷饭,喝过一碗花豆腌菜汤,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便会露出知足而幸福的笑容,那时我幼小的心灵就懂得了知足是幸福生活的最大源泉。


  尤其是每天挣着一点点劳动工分,秋天用劳动工分值分得黄灿灿的包谷时,不论包谷分得或多或少,彝人阿妈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每当过年的喜气日日逼近,生产队里就会分红,记得在我七岁的那年十冬腊月里,我家破天荒地分到36元的红,那夜一家人团聚在古老的火塘边,彝人阿妈高兴地唱起了尘封多年的彝家祝福歌谣,还发出了一大串彝家女人独有的银铃般的甜笑声,那时我们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那36元的分红让我们一家人快乐无比,感觉生活是甜蜜的。


  人生如茶,岁月如歌,世事变迁。


  那一片片肥袄的红土地分到一家一户,彝人阿妈更加勤劳地经营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土地,每年秋天红土地里传来丰收的喜讯,彝人阿妈都会把丰收的包谷背回家里,然后高高挂在房前屋后那一排排粮架上,每天阳光洒落在粮架上时,那黄灿灿的包谷似黄金般发光。一年中,彝人阿妈不时把黄灿灿的包谷取下,再用那盘古朴的石磨推成面,用面饲养贪睡的猪群,用包谷籽饲养成群的牛羊和鸡,最后把养得肥胖的鸡猪牛羊卖给那些商贩们,数着用勤劳换来的人民币,彝人阿妈的心里似吃着冬蜜般还甜。

 

 

  梨 花

 


  每年春雷一声震天响,那绵绵春雨飘过故乡的山坡树林,那寨子对面山坡上的棠梨花在暖暖的春风中,花枝招展,随风摇曳。当生产队里没活儿做的时候,彝人阿妈总是背着那个小背箩,到寨子对面的山坡上采摘洁白如雪的棠梨花。


  那时,故乡阿拉彝寨里家家户户都缺粮,棠梨花开的季节成为故乡彝人"丰衣足食"的日子,我也吃着彝人阿妈摘回的棠梨花做着一个又一个苦涩的童年美梦。每当春雨飘洒过后,花瓣里的尘灰被雨水洗刷一清,彝人阿妈就把棠梨花采摘回家,先把棠梨花放在大锅里煮透,再捞到小竹箩里沥尽水,最后背到寨前那条四季流淌的小河水里冲洗浸泡三天三夜,待把那股苦涩的味儿去除后用来食用。


  彝人阿妈把漂洗干净的棠梨花掺入一小碗包谷面,用那把祖传三代的木甑子蒸熟,刚开始吃时还有一些胃口,渐渐地时间久了,闻到棠梨花气味心里就难受。彝人阿妈又改变一种食用方法,用棠梨花煮老花豆,烧一砣食盐炼猪油,"磁"地一声锅里冒出青烟,虽然这种食用方法味道不错,但仅是贵客临门或节日里才吃得上。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彝人阿妈经常独自一人去采摘棠梨花。记得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天刚亮我就去读书,彝人阿妈也背着小竹箩去摘棠梨花,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不见彝人阿妈回家,我匆匆吃过午饭后又去读书。在一场大病中父亲离我们而去,一家人的衣食自然落到了彝人阿妈的肩膀上。当下午我放学回到家里还不见彝人阿妈回来,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急得哭了起来。


  寨头的表哥他们赶来了,我们提着一盏马灯到棠梨花坡寻找,天黑沉沉的,我不停地呼唤着彝人阿妈,那略杂有哭音的喊叫声震动棠梨花坡,但没有听到彝人阿妈的回应声,我们找了几道坡坡岭岭也不见彝人阿妈的影子。最后在一条小箐里,发现了彝人阿妈失去知觉地躺在潮湿的溪流旁。原来彝人阿妈站在山坡上采摘棠梨花时树枝被扯断后,她从高高的山坡上掉进小箐里,左腿被摔骨折了。彝人阿妈被背回家后,又没钱到医院及时治疗,由寨里的老中医狗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错位的骨折接好,又摸黑到阿则问那座原始森林里采回草药进行包扎。彝人阿妈在床上躺了一个春天,待炎热的夏天走来,才能勉强下床走路。


  弹指间,我大学毕业在县城里供职,年近古稀的彝人阿妈被我接到城里生活。而今故乡彝人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那棠梨花不在是故乡彝人们的一道主食,仅是吃腻了肉食后的一道调味绿色食品。但每年的第一声春雷响过,那略有一丝丝寒意的春雨洒落后,彝人阿妈的心里总是眷恋着故乡的那坡棠梨花。她说故乡的棠梨花一定盛开了,是该采摘的时节了。

 

 

  背 水

 


  说起故乡的水,很令人难于相信,祖辈们世代独居山里,松涛林海养育一代又一代的彝家子孙们,而寨旁山箐里仅有的那股山泉水,似乎对故乡山寨没有什么留恋一样,绕着寨脚流向了神秘的远方。而勤劳的故乡彝人们,居住在半山腰上,望着流去的山泉无奈。但为了生存春去冬来,一代又代的故乡彝人们只好背着水桶,一天又一天地走在弯弯的山道上,背着沉甸甸的山泉返回寨子里。在这群背水的人流中,我的彝人阿妈就是其中的一个,多少个年年岁岁,多少个春夏秋冬,勤劳的彝人阿妈也说不清背了多少水,只是没有把四季流淌的山泉水背枯;勤劳的彝人阿妈也记不得,自己在这条山道上走了多少趟,只是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却默默而吃力地背着水。


  当甜睡的太阳还没有醒过来的时候,勤劳的彝人阿妈就起个大早,背着那只不知背了几代人的水桶,踏着露珠到山箐里背水,勤劳的彝人阿妈认了自己的命运,也懂得谁也改变不了这种神圣的使命。累了的时候,就喝一饱山泉水,似乎就驱散了疲惫;爬着这条几代人踩出来的山道,腰酸的时候,便放开嗓门尽情地唱一支山歌,就把一切的怨恨都抛向了遥远的山寨。


  勤劳的彝人阿妈背了一年又年的水,也做了一桶又一桶的美梦,在那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的美梦中,都盼着把这股山泉水引进寨里,她做了一个又一个的美梦,也盼了一春又一春,美梦随着山头的风飘向了远方,醒来时依旧还在弯弯的山道上背着水,这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默默地承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任意粗暴和温暖,看着这似巨蛇形状的背水人流,又给故乡阿拉彝寨添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春风沉醉的夜晚
  • 那个暴风雨的夜晚
  • 有月光的夜晚
  • 冬夜读书
  • 家乡的绵土土
  • 戈麦:南方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