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时间:2013-09-03 08:29来源:长春日报 作者:陈冬梅 点击: 载入中...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其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再次,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


  21世纪的今天,汉字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一是从软笔到硬笔,二是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人少了,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我们常常能看见,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


  的确,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以音求字的书写方式让汉字变得拼音化,而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其次,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让他们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不存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路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对汉字、汉语认识的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我们在作为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


  我以为,首先,为了增强我们的汉字书写、应用能力,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汉字的兴趣。第二,社会应该重视并营造一种能熟练应用汉字、汉语的氛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从个人做起,多看多记多练。


  我们需要找回对于汉字的热爱,找回我们对母语的热爱。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许嘉璐:中华文化要有世界担当
  • 网络文学已成为一个独立文学品类
  • 张颐武:网络文学并没有偏离主流的价值观
  • 张颐武:汪国真是诗歌和公众的最后一次相遇
  • 星云大师:中华文化能够促进“两岸一家亲”
  • 郁钧剑:汉字书写首先是工具 不是纯艺术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