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天堂太远,中国很近

时间:2013-10-29 08:40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马晓旭,杨雯 点击: 载入中...

  在越南有一句话:天堂太远,中国很近。这有着互相矛盾的两层意思--中国是通向天堂的拦路虎;中国本身就是天堂。对于这两层意思,越南人选择同样相信,并将两者奇迹般地统一在了一起。


  2011年8月14日,越南首都河内,在中国大使馆前,一场反华游行正在进行,抗议人群呼喊口号,挥舞标语,声称"中国侵犯其南海主权".


  游行队伍人潮涌动,越南国旗和标语汇成一条红色的河流。示威者大多是这个国家的新生代,父辈都见证过中越悠久的革命情谊。现在,他们将昔日的盟友兼老师形容为"海盗"和"侵略者".


  这是河内近10周来举行的第十次反华游行。


  在意识形态对抗逐渐让位于利益博弈的今天,半个世纪前"同志加兄弟"的共产主义情谊似乎失去了感召力。繁荣背后暗战潜藏,自上世纪下半叶南海被勘探出储量惊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后,围绕海域和岛屿的主权争议让这里一跃成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的冲突区域之一。


  越南一直是环南海诸国中最积极的利益均沾者。自1975年出兵抢占第一个岛屿起,南沙群岛共有29个岛礁升起了越南国旗并被编入行政序列,每年攫取的能源可以支撑其国内近30%的GDP.


  表面上来看,中越关系始终在南海问题的阴影下经历阶段性的寒冬并在今夏逼近冰点。而示威队伍所经之处,"2010中越友好年"的标识尚未拆除。

 

 

  "警惕北方"

 


  在7月17日的游行中,纵使口号震天,23岁的阮氏姿仍能感觉到对手的强大,它不动声色地附着在每个角落--抗议者身上的衣服、鞋子、手机、自行车甚至是扩音器,都可能是"中国制造"的产物。一路上,这个近似黑色幽默的现实让她有些沮丧。


  阮氏姿是一名爱国者,也是一名美国留学生。每次回越南,她都能感受到中国经济渗透的步伐--堆满中国货的法式士多看似中国某个社区小卖部,着名的河内同春市场则越来越像一个门类齐全的义乌商贸城。中国商品成了越南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她赴美次年的2010年,中越两国贸易额达到270亿美元,20年增长716倍。


  巨量的中国货品大多从北方进入。在两国1347公里漫长的边境线上,12个国家级口岸和25个贸易互市点繁荣异常。"中国人生产了我们需要的一切。"谅山新清口岸服装商人黎文辉说。


  阮氏姿的专业是化工机械。2010年暑假她回国实习,在海防一个工业区,她仿佛成了外国人,到处是川菜馆、饺子店和按摩店,中国工人穿梭其中,神情自若得好像在自己的村庄。


  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大举进入的伴生效应。如今汉语已经成为越南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学做中国菜是个不错的出路;连风水先生、老中医等都水涨船高地提升了身价。


  尽管2010年GDP历史性地突破千亿美元,越南的经济总量仍比不上中国深圳一市。经济规模的悬殊带来失衡的经济依存。对中国来说,中越双边贸易额仅占其对外总贸易额的0.4%左右。"也就是说,在贸易方面,越南对中国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中国社科院越南问题专家潘金娥说,"反过来就不一样了。"


  由于过分依赖进口,越南对华一直处于严重的贸易逆差。外流资金反过来帮助中国扩大对越投资,同时还带来了中国工人。


  越南媒体曾曝光过一个让人不安的现实--共有3.5万名中国劳工在越南。宿舍区是他们的王国,他们建立村舍,用家乡的名字命名道路,大声喝酒和随地吐痰。"他们抢走了我们的饭碗,还毫无顾忌地复制中国生活模式。"海防市一个越籍电工说。


  媒体报道,2009年,海防市一个中国工人喝醉后和一个越南店主的摩擦,竟引发了两百多人的群殴。


  越南计划投资部高级顾问、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前院长黎登营忧心忡忡地提醒他的同行--"中国经济对越南的(入侵)远比人们意识到的要根深、触及得更深远、进展得更快。"


  相比经济层面的责难和惊觉,"北方威胁论"在越南历史里则拥有更深的渊源。"北方"在这里指代中国,它甚至被写进教科书,描述成一个贪婪的扩张者。


  一直以来,中越关系的复杂和微妙远远超越其他邻国。自秦朝后一千年间,越南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直接统治下的郡县。北宋初年独立后,围绕领土的恢复和反抗成为两国关系长期的主题。为激发民族意志,越南统治者将中国军队形容成为凶残无度的侵略者,这种印象被各种传说和英雄故事所深化,最终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达到极致。


  在越南,船佬是对中国人的蔑称,传说最早到越南的中国人是一群摇着船且长相凶狠的渔民。他们觊觎这片土地并带来战争。


  "对中国,越南人始终心存芥蒂。"一位华裔越南学者说。

 

 

  无法抵制的中国

 


  进入8月,河内的愤怒仍在继续。在Facebook等网站,大量带有浓烈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链式散播并吸引了大量响应者。他们大多是青年学生、白领和自由职业者。


  像往年周期性的局势震荡一样,新一轮南海争端依然源于船只摩擦。5月26日,由越南首先发难的"中国巡逻艇破坏越南探油船"充当了风暴里蝴蝶的翅膀。局势在6月后迅速变得紧张--菲越中相继军演,美国高调介入,各国剑拔弩张。


  中越两国互联网也成了虚拟的火药桶。6月初,一篇名为《爱国日记》的匿名网帖获得惊人的浏览量,作者用忧愤的笔调表达了一个越南青年在国家"内忧外患"下的心声,最后他号召说:"敌人正在用你买牙膏和收音机的钱来造子弹,所有有血性的越南人都应联合起来抵制中国货。"


  阮氏姿觉得这句话为她每个毛孔都注入力量,当晚她就锐减了周末的购物计划,而且还取消了一场期待已久的中餐聚会。没过几天,街上很多商店都打出"越南制造"的招牌,以证明他们的生意足够爱国。


  效果很明显。游行仅半个月后,越南媒体报道中国商品开始滞销,其中水果的进口量较年初大减30%,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是越南民众罢买中国货所致。


  但中国货并不只是牙膏和收音机,它还有更广阔的含义--既来自中国的造船厂,也来自乡镇企业;既来自中国的炼油车间,也来自网游公司。它们无处不在,从极巨到极细推动着世界经济链条的运转。


  "真正的抵制(中国货)是不可能的。"面对危机,河内服装商人陈光勇聪明地把带有中文标识的标牌换掉,轻松消除了所有生意上的影响。"中越贸易不是一双袜子两双皮鞋的问题,它的庞杂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支持他这一说法的证据是越南海关总局7月份的统计报表--过去半年中越贸易额仍强劲增长了30.5%.


  在今天的越南,一个彻底的华货抵制者肯定会寸步难行,他甚至无法使用烤箱、手机、淋浴器或更多的东西。他想驾驶摩托车,油箱里装的是中国的汽油;他想用电脑,发现连电也是购自中国的。他感到愤懑,想拨通朋友的电话来倾诉,无意中又享受了中国承建的基站信号,如果要彻底抵制,他甚至无法开口抱怨--现代越语中有约70%的词汇来源于汉语。


  越南到处充满中国的身影,甚至缺少后者她就无法完成对自身历史的叙述。两千多年来,越南从中国引入了农历、科举、中医、文官制度和酷似故宫的紫禁城。在这里,孔子同样被膜拜,春节也是最重要的节日,城隍庙也香火兴旺,就连首都河内的旧称也非常中国--升龙,而龙,则也被越南人视为本民族的祖先。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红色拿破仑”武元甲
  • 1975年越南曾用妓女骗占南子岛
  • 1975年越南用妓女骗占菲律宾控制南沙岛屿
  • 李光耀:印尼驻联合国代表称越南对华裔仁慈
  • 百感交集越南游
  • “赖宁”幸福回归 2011年太原市政府已将雕像迁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