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昏侯”两次刺杀梁武帝萧衍失败 招杀身之祸(2)

时间:2014-02-12 08:24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第  1 步  围城打援  ●将朝廷主力引出,水淹朝廷大军

 


  同年2月,萧衍率军从雍州出发,进抵郢州(今湖北武昌)。郢州刺史张冲防守长江南岸夏口城,将军房僧寄防守长江北岸鲁山(位于今大别山南麓),挡住萧衍军的东下水陆去路。萧衍令先锋大将王茂和曹景宗率军南渡长江,会同荆州军合围南岸的郢州,自己亲率雍州军主力包围鲁山。官兵们都跃跃欲试,想要发动进攻,不料萧衍摇头不允,下令围而不攻。


  5月,建康朝廷派来的13路援军向郢州开进。荆州的萧颖胄慌了,信心动摇,开始后悔与萧衍一起冒险。他写信给萧衍,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表示不满,认为萧衍对郢州围而不攻是坐失良机;二是朝廷大批援军压境,估计很难顶住,建议向北魏求援。


  萧衍看到来信,诡秘一笑。他围而不攻在等什么?原来,萧衍等的就是萧宝卷派援军救郢州。这样一来,把朝廷主力从首都调出来,他好用围城打援的战法,将朝廷的生力军消灭在外围战场,之后攻取建康就容易多了。萧衍的军事眼光确非萧颖胄可比。


  朝廷援军虽多,但千里迢迢劳师远征,又忌惮在加湖水泽一带(今湖北黄陂东南,离郢州30里处)严密设防的雍州水军,遂在高地干燥处安营扎寨,与荆雍军形成对峙。进入7月,雨季到来,江水暴涨,漫上朝廷援军营寨。


  萧衍见时机已到,遂派两大前锋王茂和曹景宗乘机挥军进攻,指挥高大的楼船把朝廷13路援军冲得七零八落,简直就是三国关羽“水淹七军”的翻版。可怜萧宝卷派出的精锐之师有力使不出,泡都没冒几个就玩儿完了。见此,坚守鲁山和夏口城的当地守军自知再抵抗也没用,也投降了。

 

 

  第 2 步  乘胜追击  ●大军直压建康城

 


  现在郢州打下来了,大伙想休息休息,萧衍则急了,命令乘胜直趋建康。江州(今江西九江)是长江中游荆楚战略区和长江下游扬州战略区的界线,也是东进水路和陆路上必须克服的战略据点。镇守此处的是刺史陈伯之,其子陈虎牙正是之前增援郢州的13路援军副总指挥。加湖大败,陈虎牙侥幸逃回,在父亲面前把萧衍的厉害大大说了一通。


  8月14日,萧衍军进抵寻阳(在今九江西南),陈伯之畏战而降。萧衍率军继续东进,镇守姑孰(今安徽当涂)的申胄干脆弃守,逃回建康。9月底,萧衍大军进至建康城南郊,兵临城下。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