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穿帝王服是文化退步

时间:2014-03-24 09:08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贾梦雨 点击: 载入中...

  日前,四川省级文保单位广汉文庙里面的孔子像,修复后由一介布衣变成头戴冠冕、身着王服的帝王,由此引发争议。虽然全国70%以上文庙中的孔子像都是帝王像,但广汉文庙中原来供奉的恰恰是布衣像,塑造成帝王像显然违反了文物保护“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个看似不经意的行为,背后的文化选择却耐人寻味。


  孔子帝王像缘由孔子在唐代被封为文宣王,将孔子视为至高无上的圣人先哲,将其形象神圣化,塑造为帝王,符合历代造像者心中的文化理想。不过,我们今天面对孔子帝王像,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审视力。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每一次社会转型期,都伴随着对其的深刻反思。如今,“国学热”如日中天,但一些学术明星所阐释的儒家思想,其实已然庸俗化、功利化,不但缺乏反思能力,更与现代文明存在着天然的隔阂。历史上,孔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偶像和理论旗帜,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过程,儒家思想一次次被“打扮”,被扭曲,而其人本思想、和谐理念,反而渐渐边缘化。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恰恰应该是认真挖掘其本来的文化内涵,并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的嫁接。


  现代社会把孔子布衣像换成帝王像,其实是文化上的退步。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在看似“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本末倒置,良莠不分,这往往造成了更深层次上的断裂,还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对现代文明的吸纳。比如说,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彰显现代人的个性意识?如何在权利与义务的互动中实现公平正义?这个时候,我们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往往决定了我们的文化选择。孔子塑像的穿衣问题,就这样成了一道严肃的文化考题。


  孔子穿什么衣服,是历史传承,更是现实观照。广汉文庙里的孔子像由布衣变帝王,便是一种微妙的文化考量。网友热烈争议的背后,正是激烈的文化审视--在21世纪的今天,吐故纳新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与胸襟。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孔子形象当代如何传播?专家:让孔子“活”在今天
  • “百姓儒学”离一场秀有多远?
  • 纪念孔子:向“传统”要“现代”
  • 孔子为何推崇《诗经》
  • 孔子为何推崇《诗经》
  • 学者呼吁将孔子诞辰设为教师节 或于明年实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