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只需记得他带来的阅读快感

时间:2014-07-17 08:30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杨公振 点击: 载入中...

冯唐

 

  冯唐的文字就像一块蜂糖,喜欢冯唐的人,永远爱他腻得化不开、甜得不像话的那股劲儿,在他们看来,冯唐的文字是一个有绝佳文字天赋的作者挥毫泼墨,随性洒出来的;不喜欢冯唐的人,也是因为他太甜,甜到自恋,好像世界上除了那几个已故的文豪,其余的码字人都在金线以下,不过是小打小闹,“你凭什么?”读者会这么问冯唐。


  不论是否喜欢冯唐,文艺圈正悄然涌动并持续许久的“冯唐现象”却不能否认。它变成了一个人是否文艺的标签之一,“你读没读过冯唐”,在文艺圈中的质问并不亚于在文学圈里问“你读没读过莫言”.


  与其说很多人喜好冯唐的文字,不如说是冯唐填补了一些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空虚,这些人大多是年轻的白领,初入社会的学生,总体来看,都是对生活还有热情和追求,却碍于种种羁绊无法实现和跳脱的人。平时白领拐弯抹角地工作办事,让冯唐直来直去的文字显得更加纯粹;平时年轻人在水泥的城市丛林间夹缝生存,让冯唐对一座城市的爱和怜惜显得更加温柔;平时人们相亲时用一切可能的指标量化对方,让冯唐对爱情的诗歌显得更加原生。冯唐以他的方式,给了城市中的一群人最缺失,也最迫切需求的东西。


  从十几岁就写下的小说《欢喜》,到《北京三部曲》、《不二》和《素女经》,再到《如何成为一个怪物》、《三十六大》、《活着活着就老了》一系列文集和《冯唐诗百首》诗集,冯唐的文字以他固定的好恶,形成了一个气候,描述北京,笼罩北京。当提及“冯唐”二字就有人开始尖叫时,冯唐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作者,不管他是否愿意,他已然成为了一个明星作家。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冯唐的本名叫张海鹏,也不清楚他的经历和职位,但就是这种遗世独立让“冯唐现象”巧妙地、慢慢地变成文艺青年的身份标识。无心插柳柳成荫,保持合适的距离,是一个偶像成长起来的必要条件。


  然而最近的一条新闻把冯唐的另一个身份暴露于公众眼前--原华润医疗集团CEO.今年4月,宋林被纪委调查之后,华润集团董事长一职由时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接任,作为宋林“左右手”的张海鹏一度被传将从华润离职,但据传其本人当时予以了否认。三个月后,传言成真。7月2日媒体消息称,华润医疗CEO张海鹏已经正式离职。业界认为与华润动荡、宋林被查等有关。张海鹏透露,未来或将花更多时间用于写作。


  有些冯唐的粉丝担心得不得了,也有些喜欢落井下石的阴谋论者终于等到了一片乌云。然而宋林案是否会影响到冯唐,除了内部知情人士,外部无人知晓。仅凭猜测并不能给任何人带来有用的信息,只会徒增烦恼。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干脆就一码归一码。带给我们阅读快感的是冯唐,那个下海经商的原华润高管叫张海鹏,这两个名字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就让他们各自留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随万物生长吧。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有人不喜欢 书就要被下架?
  • 炫技还应尊重原著
  • 我们压根儿就没读懂过泰戈尔
  • 莫借“翻译”行“篡改”
  • 喧宾夺主的冯唐式翻译
  • 冯唐自称不善打架于是写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