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为赋新诗强说愁

时间:2014-08-01 08:30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任凡 点击: 载入中...

  韩寒,作为时下里一批年轻人供奉的文化符号,显然是被过度消费了的,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韩寒的粉丝们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藐视陈规,崇尚叛逆,却又渴望关注与掌声,于是注定在世俗生活里逐渐迷失。这个时候,韩寒出现了,他被选为带头大哥,被逼着领路前行,但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路在哪里,他也只是个普通的文艺青年。


  韩寒必须是愤怒的。当被扣上“国民岳父”的帽子肆意调侃时,韩寒就逐渐偏离了自己的轨迹,变成了与社会媾和的快乐的中产阶级,那可不行。韩寒自己也愈发惴惴,觉得该拿出点什么证明自己还有足够的才华去补充愤怒的助燃剂,于是有了电影《后会无期》,却不知道这装扮出来的愤怒,原来是那么难看。


  韩寒依然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寻找”与“成长”作为电影的主线和主题,企图通过公路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或者粉丝们希望的)思想或观点。但看完全片,我们失望地发现,除了一些散碎的无厘头笑料,观众很难记住影片的实质性内容,更谈不上在回忆里二度挖掘隐喻和价值指向。当然,这和韩寒作为导演新手,还不能娴熟地驾驭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有关,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将影片的忸怩与空洞一笔带过,因为那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视角模糊是电影最大的忌讳,而本片竟然十分精准地踩入这个雷区。影片开始从胡生的眼睛出发,通过旁白磕磕巴巴地交代了主人公与故事背景。但令人费解的是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时,这个视角连同胡生这个人物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浩汉对刘莺莺的寻找仿佛又成了叙事主线。正当观众随着浩汉的思想和遭遇继续前行时,一路酸着脸的江河老师又抢过了话筒,自顾自地说起了他的爱情与迷茫。如果说格斯·范·桑特在《大象》里通过多个视角对同一事件的不断重复,让观者体验到在一种离散的意境里反复聚焦的快感,那么本片通过多个视角对一系列不搭嘎的事件进行的含混的叙述和解读,除了让观者稀里糊涂地好像一个跟着冒牌导游胡混的乡下旅行团,就剩下一堆味同嚼蜡且词不达意的对白留给大家充当纪念品。


  《后会无期》这个调调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罗永浩水平不俗的电影处女作《小马》。那个不到一小时的短片拍得真实而有趣,究其原因还是形式与内容的契合。影片围绕现代都市人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克服自身隐疾展开调侃式的探讨,既轻松又丰满。反观本片,由于形散神也散,几处玩笑都开得过于刻意,好像编剧一直在十分钻营地编造一些非要让人记住的台词,最终不仅流于表面,而且匠气十足。比如阿吕说到由于北京堵车没赶上同学聚会时,让人觉得这种讽刺本身比被讽刺的对象还要可笑。


  本片最让人无法忍受的硬伤就是价值取向的混乱。主人公江河和浩汉一路走来,到最后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他们的转变与成长,反而连他们为什么要开始这次旅行也忘记了(他们自己也忘记了)。最后出现的阿吕,滔滔不绝,金句频出,像个布道者,观众们在云山雾罩中以为这该是对生活和生命的一次总结,却不想他原来不过是个三流窃贼。影片如果就此结尾,勉强还算有几分绝望的力量。但是,正如本文开始所说,作为一个群体的意见领袖,韩寒虽然需要时刻保持愤怒,但更有责任带领众人拥抱希望。所以,他最后还是让江河衣锦还乡,并且得到了爱情。可是,我们看不出这和之前的公路旅行有半毛钱关系。那些在路上的挫折、顿悟、欺骗、关爱难道最终都只能化为世俗意义的功成名就才有意义?我想问韩寒,这究竟是你的所思所想还是你认为这是你的粉丝们想要看到和听到的?你真的确定吗?


  韩寒这首次的触电表现,既像是一次漫不经心的玩儿票,又像是一次潦草应付的作业。我们从本片中看不到他以往活跃的思想和犀利的言辞,只有为赋新诗强说出来的愁和几首还算好听的老歌。不过,《后会无期》虽然不是一部电影意义上的好作品,但希望它可以是韩寒继续思考、提高自我的助推器,毕竟,我们不希望和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真的后会无期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大卖的粉丝电影忽悠了谁
  • 韩寒出新书是要告别作家圈?
  • 《后会无期》:一个热门微博的合集
  • 《后会无期》:韩寒给中国年轻一代的情感疗程
  • 《后会无期》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 对待“粉丝电影”应有宽容心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