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何不喝六安茶

时间:2014-11-05 09:35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87版红楼梦贾母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精细描绘的茶事,充分表明了我国茶文化发展日臻成熟,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的一幕就颇为精彩。


    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如此简短的一段文字,却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茶事内涵,从习惯、茶品、茶具、用水、品饮等方面展现了清代茶事的精髓。


    文中所指的“六安茶”属不发酵的绿茶,产于安徽省六安霍山地区。明人屠隆《考盘余事》中曾列出最为当时人称道的茶有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六安茶”列为六品之一,以茶香醇厚而着称于世。曹雪芹写《红楼梦》其时,“六安茶”与西湖龙井茶同属天下名茶,为珍贵的贡茶。由此可知,自清一代“六安茶”是以贡品而受人们重视的,明清以来文献中也多有提及。


    从贾母看到妙玉奉茶就直言“我不吃六安茶”可见,六安茶在贾府应是常吃之茶,但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又为何不喜饮这种名贵的“六安茶”呢?究其原因,六安茶香气高长,滋味醇厚,且耐冲泡,但贾母为养尊处优的贵夫人,饮食以清淡为主,品茗淡薄量微,故不吃六安茶。而老君眉茶形细长如眉,银毫显露,寓意长寿,其味淡雅,正合贾母之意。所以,贾母并不是排斥六安茶,也不是六安茶不好,而是生活习性使然。


    贾母吃茶,即便是妙玉特意奉上的好茶,亦只吃了半盏,可见贾母是懂得细细品茶的高人。而刘姥姥粗人一个,一口干了老君眉,还说熬浓些才好,实在是不解老君眉之雅,如果妙玉给刘姥姥送上的是一杯六安茶,就“对路适销”了。


    由此可见茶性各异,好茶是否好喝也因人而异,这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只有用心品味,我们才会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杯好茶。


    现代的六安茶以六安瓜片为杰出代表。于谷雨前后取茶枝嫩梢上的第二片壮叶,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带芽梗的片茶。六安瓜片从采摘到制作完成需三天三夜,堪称绿茶中的“工夫茶”.产地以齐云山蝙蝠洞周围之茶叶品质为最好,其外形顺直匀整,叶边背卷,不带芽梗,形似瓜子,色泽宝绿,叶被白霜,明亮油润。汤色清澈,香气高长,滋味鲜醇回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出彩还是出丑
  • 《红楼梦》里的秋冬美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