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免费不能免管理

时间:2015-03-05 09:42来源:大西北网-法制晚报 作者:老猫 点击: 载入中...

    2日,国务院公布了《博物馆条例》。条例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体现了国家在性质、职能、责任、权益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的原则。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实际上,在国务院的条例公布之前,很多博物馆,特别是省级以上的博物馆,都已经向公众免费开放了。免费开放,对于公众提高素质和修养、增加知识,都有着很积极的影响。许多以前没有参观博物馆习惯的人,也开始去博物馆了。


    但是,免费带来的一些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免费会导致人流过多,甚至超出博物馆的接待能力。


    有一些旅行社,会把免费的博物馆当成一个景点,把成群结队的游客带到博物馆来。这些人是抱着逛景点的态度来到博物馆的,展厅内外彩旗飘飘,人群涌动。有人大声喧哗,有人用闪光灯拍照,小孩子随处乱跑,这都对正常参观博物馆的人造成干扰,也对博物馆的展品形成潜在的危险。


    这就是新政策下的新问题:博物馆该如何应对、疏导突然增加的人流?游客们又该如何文明地参观博物馆?


    先说第一点。在人力有限,对过多人群无法一对一管理的状况下,博物馆应该对参观的人群进行限流,特别是那些带着几十人队伍的旅行社,更应该进行预约登记,并且要求导游熟悉博物馆的各种规定,事先向游客们进行说明。如果一个旅游团多次引发其他参观者投诉或出现事故,博物馆应有权拒绝接待。对于散客,可以尽量推广网上预约参观的服务,实名制预约,凭身份证入馆,不仅能免去参观者排队领票之苦,也可以方便管理。


    当然,更应该在显着的地方,以更简洁明确的方式,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示的牌子不怕大,怕的就是有人看不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自己的场地、安保力量有足够的了解,以决定在某些日期、某些时段、某些场次的接待极限,更好地控制人流,减少干扰,杜绝发生事故的隐患。


    另一方面,则是参观者的素质提高了--至少应该明白一点,博物馆和一般的公园景点是不同的。进入博物馆的目的,不是拍照留念,不是品头评足,不是花钱消费,而是来学习、欣赏的,要有一颗安静的心,也要有更强的尊重展品、尊重他人的意识。


    所以,在发现行程中有参观博物馆的项目时,最好事先上网查查,看一下这些博物馆都是什么内容,即便是走马观花,最好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应该知道参观博物馆的最基本的常识:不要使用闪光灯。现在很多人都在用智能手机,看到有意思的展品,往往会拍下来,发到朋友圈去。但必须知道,在大多数博物馆内,闪光灯是被绝对禁止的,因为它会伤害展出的文物。


    对于自己的孩子,更要负责任,不能让孩子像在公园、餐厅里一样嬉笑打闹,如果孩子出现烦闷情绪,应该带到休息区去,放松一下。在人多的地方,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拥挤和加塞。这些都是起码的要求,参观博物馆应该比看电影更严肃。要知道,许多人都是专门腾出时间、赶远路来参观的,要有充分的意识尊重别人。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对参观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它要求人们能更文明、更自觉,否则,一件提升自己的雅事,就会变俗,就会让本是安宁高雅的地方,变得嘈杂不堪。如果人们不及时自我约束,那么博物馆的免费政策,很难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河北首次为非国有博物馆授牌 有汉唐陶俑北宋钱币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9月将开放 意义何在?
  • 国际博物馆日的冷思考:是否已沦为“儿童游乐场”?
  • 民办博物馆:藏有“金饭碗” 缘何没饭吃
  • 博物馆大开放才有大文化
  • 使用自拍杆太自我打扰别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