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拍神器”何必过分敏感

时间:2015-03-19 08:01来源:大西北网-长沙晚报 作者:范子军 点击: 载入中...

    近来号称“自拍神器”的自拍杆在全球掀起热潮,但近日,许多博物馆却将自拍杆拒之门外,理由是不正当使用自拍杆会对馆内艺术品造成伤害。而福州市博物馆也表示,其展厅内拒绝所有拍摄器材。(3月17日《东南快报》


    一根可以伸缩的小棍子、一端安上固定手机的卡座--号称“自拍神器”的自拍杆就这么简单。将手机装在自拍杆上就能轻松自拍,远近、角度随心所欲,一杆在手永不求人,方便实用价格又便宜。在这个流行自拍的时代,它当然会成为游客、拍客们的抢手货,很快风靡各地完全在意料之中。


    可是,“自拍神器”引来一些景区尤其是博物馆、展览馆等室内景点的忧虑甚至恐慌,不少单位纷纷向它亮起“红灯”,理由大同小异,比如易碰坏藏品、文物,会给其他游客造成伤害,还可能影响他人观赏等,无非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和不文明行为。笔者认为,这种担心和恐惧,未免过头了。


    游客出游,总想在景区留下点什么作为记忆,也希望带回点什么作为留念,当随手刻“到此一游”被公认为不文明而遭到口诛笔伐的时候,“自拍神器”带来了“全景拍”、“满意拍”的极大便利,怎么就违禁了呢?文明游当然不可少,保护景点、文物安全同样很必要,但尽可能给予游客方便、提供人性化服务不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吗?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可能有利也有弊,但大可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简单地下禁令、不管三七二十一加以抵制,更像是懒政的表现。正如不能因为个别游客不文明就将所有游客拒之门外一样,担心自拍杆触碰展品造成损坏而对自拍杆全面禁止同样没有道理。与时俱进拿出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比如对安全自拍、文明自拍作出醒目提示;采取相应措施对珍贵景点、文物加强安全防范;出台规则对自拍行为作出规范和必要约束;明确自拍者的责任和义务,等等,才是应有的开明、理性、公允、包容态度。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河北首次为非国有博物馆授牌 有汉唐陶俑北宋钱币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9月将开放 意义何在?
  • 国际博物馆日的冷思考:是否已沦为“儿童游乐场”?
  • 民办博物馆:藏有“金饭碗” 缘何没饭吃
  • 博物馆大开放才有大文化
  • 使用自拍杆太自我打扰别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