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决定医生薪酬”当心成为笑话

时间:2015-05-15 08:01来源:大西北网-羊城晚报 作者:剑客 点击: 载入中...

医生

 

  据媒体报道,深圳罗湖区准备成立医院集团,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亮点主要有三:一是医院取消药品采购科室,统一由集团物流配送中心负责;二是让20万慢性病患者享受免费互联网咨询服务;三是靠职称和手术量门诊量评定医生薪酬将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在当前的医疗困局之下,罗湖区的探索无疑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就媒体曝光的亮点而言,亦不乏让人担忧之处。


  比如,医院取消药品采购科室,药品和医疗设备以及各种耗材的采购权从公立医院挪到了物流配送中心,每进行一次采购,都会突击成立临时采购小组,由相关的医疗专家、官方代表、职代会代表组成,无记名投票选择,采购结束之后,临时采购小组即被解散,下一次采购的人员由不同的人马组成。这样的制度安排,确实有利于最大程度规避腐败风险。


  然而,医院选择药品、设备和耗材的标准与目的,应该主要着眼于质量和疗效,而不是为了防止腐败。以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为例,剂型有颗粒剂、片剂、薄膜衣片、分散片、咀嚼片等等,规格从125毫克到500毫克,生产的厂家数以百计,如何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一线的临床医生,应该最有发言权--他们整天和病人打交道最应该知道哪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如何。可是,他们却被排除在采购环节之外,被动接受根本就不与患者打交道的官方代表、职代会代表们作出的选择,是不是会有一点问题?


  再比如,靠职称和手术量门诊量评定医生薪酬将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按照设计者的初衷,让患者满意度决定医生薪酬,对于改善医生的服务态度和医患关系,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既然患者的满意度能决定自己的荷包,医生们当然会改善态度、加强沟通、尽心服务。但患者选择满意的标准是什么呢?除了态度,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就医结果?那么,在追求满意度之下,是否会出现以下情况--医生看到某个患者的疾病治愈率不高,就“真诚”告白自己能力所限,无能为力?看到某个患者性格比较偏执,就“花言巧语”送神出门,让他另请高明?倘若蔓延开来,恐怕某些病人将是求医无门--须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谁愿意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进行公立医院改革,以缓解就医困境和医患矛盾,是值得探索的。但是,一切都应该建立在尊重医学的基本规律和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之上,尽可能避免南辕北辙,按下葫芦冒起瓢……(作者是医疗界人士)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