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如何发"密件"

时间:2015-07-17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武则天靠拆字法解除一场政治危机

 

武则天靠拆字法解除一场政治危机


  现代间谍为了窃取和传递情报,身携许多高科技装备,比如微型照相机、密码锁等。古代人为了加密公文或者信件,会采取什么方式呢?

 

拆字法


  公元683年,唐中宗即位。随后,武则天废唐中宗,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但朝政大事均由自己专断。


  裴炎、徐敬业和骆宾王等人对此非常不满。徐敬业聚兵十万,在江苏扬州起兵。裴炎做内应,欲以拆字手段为其传递秘密信息。后因有人告密,裴炎被捕,未发出的密信落到武则天手中。这封密信上只有"青鹅"二字,群臣对此大惑不解。


  武则天破解了"青鹅"的秘密:"青"字拆开来就是"十二月",而"鹅"字拆开来就是"我自与".密信的意思是让徐敬业、骆宾王等率兵于十二月进发,裴炎在内部接应。"青鹅"破译后,裴炎被杀。接着,武则天派兵击败了徐敬业和骆宾王。

 

代码法


  北宋时期,中国出现了用于军事保密通信的代码。《武经总要》记载,北宋进士曾公亮曾搜集了40个常用军事短语,然后对其进行顺序编码:一、请弓;二、请箭;三、请刀;四、请甲;五、请枪旗;六、请锅幕;七、请马;八、请衣赐;九、请粮料……四十、战小胜。


  军队出征前,指挥机关将用上述短语编码的密码本发给将领,并约定用一首不含重复文字的40字五言律诗与密码相对应。


  假设双方以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作为解码密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果军队需要补充粮食,前方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第九),《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第九字是"五",将领便把"五"字写到一件普通公文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


  指挥机关接到这件公文后,查出盖印章的"五"字,在临时约好的诗中列第九,再对照密码本上的顺序,就知道前方缺粮草。

 

机械法


  在加密术诞生之前,如何不让邮差泄露自己的隐私一直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芬奇发明了一个"密码箱"--一个装了字母拨号盘的圆柱形物体。当拨号盘旋转到特定位置拼出正确的口令时,"密码箱"就会自动分成两半。一旦有人试图用暴力手段将"密码箱"砸开,里面的信息将立即自行销毁。


  达·芬奇是怎么达到这一目的的呢?原来,他将信息写在一张纸草制成的纸上,然后将它卷成小卷和一小玻璃瓶醋同时放进"密码箱".如果"密码箱"被砸,里面的醋瓶子也会破裂,流出来的醋将立即把纸草溶解。


  据《老人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孔子问礼老子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 历史上没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才女
  • 中国古代的“北漂一族”
  • 北宋时也差点出了一位“武则天”
  • 细数中国古代4大怪癖皇帝
  • 古代男人也臭美 头发胡子都要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