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朱大可:国学首先是丰富的思想宝库

时间:2015-12-03 08:01来源:大西北网-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云 点击: 载入中...

学者朱大可

 

    24日下午,“2015冬季腾讯思享会”在北京召开,多位学者到场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 知名学者朱大可在会上发表演讲,讲述先秦学说,并提及对国学的看法。朱大可表示,国学首先是丰富的思想宝库,并且应该是开放而充满吸纳性的。


    在当天的会议上,清华大学教授刘东奉上一场题为《再造传统: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演讲。在演讲中,刘东谈到了传统国学,分析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表示,在中国文化和全球化之间,其实有可能构成某种更具有能动性的关系。刘东的观点,也引起了朱大可的思索。


    “说到今天流行的国学,我有一些看法跟大家分享。”朱大可提出了一点疑虑。在他眼中,今天国学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它已经沦落为心灵鸡汤”.


    朱大可回忆,过去曾受邀到好几个地方去参加企业总裁的“国学班”,但到了以后,自己都是“砸场子”的那一个,“他们有些不高兴。因为我所讲的话跟他们期待听到的不是完全一样”.


    “我认为,必须区分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学。一种国学是顺从的、自我封闭、拒绝反思的;另一种则是反思的、自由开放的、包容而又多元的。毫无疑问,我更喜欢后者。”朱大可也提到了自己前不久出版的新书,“我写书,就是想搞清楚,中国的国学,比如先秦学说到底源自何处。之前没人提过这样的问题”.


    朱大可认为,国学是开放、充满吸纳性的,绝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他以先秦为例:“先秦的这些思想,很多都有外部影响。比如我的书中提到,老子的学说有明显的印度吠陀教的影响。当然,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如果我们拒绝探索这些问题,就无法解释为何中国会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的‘大爆炸’”.


    “国学首先是丰富的思想宝库,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它的继承要进行有效地过滤。”朱大可总结道,“开放和吸纳就是国学全部生命力的源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于丹:长大才知道"真"好像比善、比美还难
  • 以国学教育官员不仅为反腐
  • 将国学引入高考应该缓行
  • 马来西亚华人自费办国学:国学不仅是穿唐装汉服
  • 学者杨义推专著“文史三录” 探讨国学发展源流
  • 国学进课本:重数量更要重质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