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舌尖诱惑”的忠告

时间:2016-03-09 08:0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在各种美味的诱惑下,受到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现代病”的严重威胁。但是,嘴的味觉往往又缺乏克制力,大脑明明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多吃甚至不能吃,可往往对嘴又发出“谁知盘中味”的模糊指令……吃,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从遥远的古代圣人,到今天我辈草民百姓,谁也无法避开人间烟火。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看到了吃背后的玄机。


    作为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在阅读大量文献典籍后,给世人留下一部谜一般的《道德经》。这本仅有5000多字的薄书,却几乎涉及了古往今来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甚至连谈“吃”也涵盖了很多高深的妙义。


    “吃”的问题被老子上升到“道”的高度。人们吃饭的目的是什么?老子在书里直接给出答案“为腹不为目”.也就是说人们饮食只要填饱肚子,满足维持生命的需要即可,而非贪图美食、声色的悦目。“为腹不为目”,这看似简洁明快的文字背后,其实隐含了触目惊心的历史教训。夏王朝末代皇帝夏桀和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皆因好美食、美色,荒淫无度,最后导致国家灭亡。


    在饮食的味道上,老子又说“五味令人口爽”.“五味”就是酸、苦、辛、辣、甘,同时还引申为美食;“口爽”就是美食吃得太多了,嘴巴的味觉产生了错乱,感觉不出美食的味道。


    有学者对中国历史上209个皇帝的饮食与寿命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是39岁。研究表明,古代皇帝普遍短命与吃得太好、荒淫无度以及缺乏锻炼有着极大关系,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印证了老子饮食之道的科学。


    道家鼻祖老子并不鼓励人人不食人间烟火都“得道成仙”,于是他提出了“味无味”、“甘其食”的饮食观点,也就是说我们要从极为普通的饮食当中品出美味。他用这种观点提醒人们在饮食上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要体会粗茶淡饭对健康的好处,另一方面不去一味贪恋肉食的味道,从而保持一种饮食结构平衡。这种饮食观点和现代健康饮食的理念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几千年前的老子对吃的问题体悟深刻、觉醒也最早。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孔子问礼老子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 古代名流都去哪儿了
  • 哲学家金岳霖酷爱养斗鸡 曾与鸡平等共餐
  • 荒唐春秋:老子强娶儿媳是常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