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秦帝国崛起的足迹

时间:2012-04-02 09:52来源:鑫报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秦人的发源地在哪里?秦国是如何从一个落后部落民族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对陕西凤翔县秦国发祥地——雍城遗址和秦公一号大墓、甘肃礼县秦早期文化遗存——大堡子山西垂遗址和秦公陵园的发掘以及天水牧马滩的考证和墓葬的发掘,确定秦人是沿着由西向东渐进的脉络,发源于天水,壮大于雍城,最后于咸阳建都并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A秦国的发祥地——雍城


  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以南,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迁都于此。凤翔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依山傍水,交通四通八达,且土地肥沃,适于农业发展,秦迁都雍城的目的是使“子孙后世饮马于河”。秦都在雍城历时294年,其政治、经济、军事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准备了条件。自秦迁都雍城之后才真正揭开了争霸中原称雄海内的历史画卷。


  秦雍城城址略似正方形,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坐北朝南。历经300年的不断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秦国都城。在雍城北部还发现了“市”遗址,这是秦国官方在城内设立的专门从事商品交易的市场。城市还发现了多处陶制排水管道,可见当时雍城的城市设施之完善。


  雍城之南不远是秦公陵园区,经考古勘探,在此发现14个陵园、40多座大墓。1974年春,农民打井抗旱时发现秦国的一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根据对出土石磬(一种古代乐器)上“天子偃喜,龚桓是嗣”一句铭文推测,墓主人应是秦景公。秦景公(前576—前537年)在位40年,秦国保持了原有的强盛局面,是卓有效的“守成之君”。


  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是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这个豪华的大墓中为何葬有这么多死人?据专家考证,自商以后,中国奴隶社会盛行一种恐怖的丧葬制度——人殉。而最残酷的人殉是在大墓即将封埋时,以砍杀奴隶或战俘用以祭祀,史称“人牲”。据专家考证,在秦公一号大墓中有20具尸骨残缺不全,身首异处,他们可能就是用以祭祀的“人牲”。另166具尸骨专家通过对棺内残留头发的化学分析,发现其中均含有砷元素,砷是一种有毒物质,专家推断这些人可能就是秦景公的大臣和近侍们。景公死后,他们自愿服下毒酒而死,以便到阴间继续追随先主。在主椁室旁边围着一圈箱殉,最外层是一圈匣殉,应分别是景公的大臣和近侍。


  秦公一号大墓被发现时,墓室平面有247个盗洞,大件铜器已被盗掘一空,经过发掘,仍然出土了小铜件、金、铁、陶及大件石磬等3500多件文物。其中还发现了大批的铁制农具。按常识推断,国君死后的陪葬品理应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东西,由此可见铁制农具在秦国统治者心中的地位。因为秦国人知道,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垦出更多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用以支撑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从而实现他们称霸天下的抱负。


  B秦早期文化遗存——大堡子山遗址及墓葬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葬群是秦早期文化的重要遗存。1990年以来,西汉水上游的重大考古发现证明,经多方考证,该遗址及墓群就是《史记》中所记载的秦人早期活动、建国立都并葬有先世秦公的“西垂”范围。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礼县城东13公里的永坪、永兴两乡交界处,包括大堡子山城址、秦公陵区、圆顶山秦国人墓葬区。1994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被盗的秦公墓地共探明大墓4座,中小型墓葬200多座,并对其中的2座大墓、1座车马坑、9座中型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998年和2000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与礼县博物馆又对赵坪顶山墓葬区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秦贵族墓葬4座,车马坑1座。出土数百件青铜、玉、石、陶、铁器。2004年—2006年,考古人员对该遗址及墓区129万平方米范围再次进行了钻探、发掘,在大堡子山探明了25万平方米的城址以及400多座中小型墓葬和各类遗址699处,同时发现夯土城墙、建筑基址、车马坑、陶窑、水井、古道路、灰坑等,2006年发掘出规模最大的一座南北长102米、东西宽17米的建筑基址;在原中字型大墓西南10余米处发掘出大型乐器祭祀坑一座,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另外发掘中小墓葬近10座和村落遗址26个。


  大堡子山遗址墓葬群是秦国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集中体现了两周之际的早期秦文化特征。


  通过对截获、发掘出土的部分器物形制特征、质地、纹饰、铸造工艺、铭文的综合研究,专家分析认为大堡子山西垂秦陵的墓主人是秦襄公和秦文公,秦襄公就是秦国的开国之君。


  秦西垂陵园实际上包括了大堡子山墓区和圆顶山墓区两个单元,其历史跨度长达500余年。整个陵园总体规模之大、墓葬规格之高,为同期诸候陵园之首。在五百年的时间跨度里,秦人始终坚持墓主人西首葬和殉人面北、屈肢葬制度,表现了秦人向往东方虎视中原的坚定意志。大规模的车马坑以及舆西辕东的葬制,既说明了秦人向东的政治信念,又展示了其崛起西垂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C秦发源地——天水牧马滩


  牧马滩位于天水石门东侧10公里处,是一条峡谷,是秦先祖非子为周王室牧养战马的地方。这里林木茂密,芳草繁盛,苍翠欲滴,是理想的天然牧场。据史料记载,从非子之后,经十二代到秦始皇称帝,牧马滩一直是秦国战马繁育基地。


  古时秦人究竟起兴于哪里?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牧马滩便是秦先祖发源之地。秦人本姓嬴,原属东方夷族部落(居于今山东、河北一带),殷商时期一部分西迁为商王守边,西周时期又为周王守边,居于渭水和西汉水流域的西垂(今甘肃天水、礼县一带),处于诸戎包围之中,地位等同于奴隶。嬴人传到非子时期,因周王室不断受到诸戎袭扰,急需战马加强国防,而非子恰恰继承了嬴人善于养马的传统,在西垂驯养良马获得极大成功,被周王委以养马重任,非子抓住时机为周王室驯养了大批良马,周王室的国防力量因此得到加强。为了表彰非子养马功绩,周孝王在西垂之外划出一块方圆五十里叫做“秦”的地方作为非子的封地。这样,当时的嬴族分成了两块,一块以成(非子的长兄,其父大骆的继承人)为首,在故地西犬丘(礼县大堡子山),是正宗;一块以非子为首,在秦(今天水张家川),是周王室附庸。从此,非子便号称“嬴秦”。


  至周厉王时,因厉王残暴,引发“国人暴动”,西戎举兵内侵,占西犬丘之地,灭成之后代及其族人。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为表彰秦人为周王室守西土有功,封非子后人秦仲为大夫,后秦仲在为周王室伐西戎时战死。秦仲之子庄公为父报仇,击败西戎,收复西犬丘,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从此在西垂的嬴人与秦地的嬴人统称嬴秦。


  周幽王时,因幽王昏庸,宠幸褒姒,烽火戏诸候,导致西戎攻破镐京,西周不救而灭亡。只有秦襄公亲率秦人拼死救周。周平王继位后迁都洛阳,秦襄公救周护驾,为东周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得到周平王的高度信任,被封为诸候,并将原属王畿、现已被西戎占领的关中西部“岐以西之地”赏赐襄公,秦人正式以诸候的资格登上华夏民族历史舞台。


  秦襄公在封候之后,主动学习中原诸国政治、军事、文化和礼仪制度,建立各种典章制度,与中原诸候国建立联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备,国力日益强盛。秦襄公死后,其子秦文公即位,公元前762年,秦文公迁都关中,西犬丘故都作为秦人先祖陵庙所在地,仍定期祭祀,文公死后,仍葬于此。


  寻秦之旅,让我们追寻到了秦人由一个奴隶部族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难历史,西犬丘不仅是秦文化的源头,也是秦民族的发祥地。秦人从这里开始,一步步走向强盛,进而问鼎中原,最终吞并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云南大理感受古老白剧:寻找曾经失落的声腔
  • 德媒:在中国甘肃寻找罗马人后代(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